民進黨立委莊瑞雄關切如何發展AI又穩定供電,郭智輝說,世界的資料中心大廠都想接近台灣,因為台灣在AI晶片和伺服器是世界第一,加上台灣的電費相對不貴,所以他們都想來台灣,不過,他們希望使用綠電,所以政府要強化的是綠電的供應,希望從現在綠能占比20%拉高至30%。
郭智輝直言,長遠來說,零碳是最終目標,但目前眼前的就是「綠」一定要放在前面,這是選擇性的問題。立委追問,能源政策規劃怎麼可能只有5年?如果最後不夠電怎麼辦?卓榮泰說明,目前的報告是推算到2033年,預計包括台電及民營等新增燃氣機組,累計淨增加 17.86GW,是沒有缺電的。
郭智輝補充,經濟部可以算到2040年,要讓台灣成為世界第一的AI國家,電力的部分當然要考慮,依照現在的觀察,最新的科技技術、發電技術應在2040年之前就會穩定,相信2030年的時候,世界會有非常大的改變。他估計,若核電廠從除役至重啟,至少需時3年到5年。
國民黨立委許宇甄詢問,卓榮泰稱對新核能技術採開放態度,是否代表要規劃調整非核家園政策?卓榮泰說明,非核家園是規定在《環境基本法》第23條,如果未來世界潮流和研究認為,核能不是危險、有高核廢料的話,針對以後新的核能技術,可以做討論。
卓榮泰說,政府可以積極廣泛與社會各界做溝通,但未來新的能源技術還不知道,誠如現在看核三廠的問題一樣,就算要讓它有新的發展,也是五年以後的事情,未來的核能無法解決現在的問題。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說明,現在是以多年綠能作為政策主軸,最主要的原因是,RE100廠商需要的是再生能源,所以必須補足再生能源給半導體、紡織等產業使用,它的急迫性是非常高的。
至於立委指出瑞士、日本等國非核政策轉向,卓榮泰直言,再生能源、綠電有一定的認定標準,如果世界通認核電就是綠電,也沒有安全顧慮、核廢處理等狀況,當然會敞開心胸,積極的處理;行政院就是依法行政,除非現在《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變更,才可能做其他動作,「現在核電不是綠電,而且國內的法律如此」。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