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出土的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漢墓,由於出土千年不腐的女屍「辛追夫人」揚名於世,但在2002年,江蘇省連雲港市也出土1具保存完好、名為「凌惠平」的西漢千年女濕屍,考古專家甚至稱,女屍膚色白中帶粉、「比現代人還好一點」。
大陸央視YouTube頻道「中華國寶」3日上傳《探索·發現》節目,介紹凌惠平墓的挖掘,該墓位在連雲港市海州區,於2002年7月因公路翻修被發現,結構為豎穴土坑木槨墓(挖一土坑,並以木頭建構墓室),外層突有可隔絕空氣和水的青膏泥,墓中共有4具棺木,其中凌的棺木編號為3號棺。
節目指出,由於有被大幅度移動過,所以3號棺是在連雲港市博物館內清理發掘,當時考古專家注意到,3號棺密封程度高,他們在棺蓋上鑽該一個小孔後,發現泡在棺液中的女性屍體,其肌肉組織保存良好、為和馬王堆漢墓女屍「辛追」一樣的「濕屍」。接過檢查,女屍身高158公分、年齡約50歲,皮膚白中帶粉,仍然有彈性,就連手腳紋路都依然保持清晰,連雲港市博物館前副館長程志娟甚至稱,女屍膚色「比現代人還好一點」。
節目提到,經過清理,3號棺中的陪葬品豐富,包括有銅錢、銅鏡、銅印、漆木器、漆木尺等,其中,考古學家在保存良好的銅印上,發現用篆書刻下的「凌氏惠平」,同時,由於漢代規定,只有1千石以上官員及眷屬,才可用龜紐作為印章裝飾,凌惠平的銅印章上刻有龜紐,說明她的丈夫可能是1千至2千石的官員。節目最後表示,透過墓中的文物,考古學家確定凌惠平生活年代約在漢武帝至新莽時期,然而,她的遺體為何能保存如此良好,目前仍是個未解之謎。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