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颱銀杏對台灣沒有直接影響,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也不明顯,不過今天(7日)是24節氣的立冬,一早多數民眾都感覺天氣明顯轉涼。中天新聞氣象主播戴立綱指出,立冬之後溫度就會慢慢開始往下降,而在11月20日時,更強的冷空氣就會到台灣上空,屆時需要多加留意。
戴立綱接受《中時新聞網》專訪時表示,今天宜蘭清晨只有17.9度,整個北台灣都涼颼颼的,清晨的溫度都在19到20度,即使到了中午,台北的溫度也只有在21度左右,原因就是北方的冷高壓現在偏強,本周最冷就是在今天,但到了明天的時候,冷空氣就會開始轉弱。
戴立綱指出,因為極地冷空氣才剛剛釋放完一波,下一波的冷空氣並沒有這麼強,一般台北市夜間溫度在14度,都稱為東北季風增強,下一波東北季風增強時間點會在下周二到四(12日到14日),北部涼颼颼、南部日夜溫差大,清晨的嘉南平原依然只有20度。
至於今年的冬天何時來,戴立綱認為,會來的慢一點,立冬之後溫度慢慢開始往下降,一個波段上、一個波段下,隨著時間推進,曲線高度會越來越低,雖然南部周末又回到30度,但之後要到33、34度已經不太可能了。下禮拜是微弱東北風影響,再到下一個周末假期,冷空氣會減弱,溫度會上升,但要注意11月20日時,更強的冷空氣會到台灣的上空。
針對未來是否有颱風出現,戴立綱表示,還會有颱風生成,但颱風想靠近台灣,需要在一個北方高壓走掉之後,另一波高壓還沒下來之前,出現槽線的情況時才可能往北偏轉。11月下旬到12月的時候,關島附近的「颱風窩」還是會有颱風發展出來,但會不會來到台灣,還要看北方高壓的情況。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