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起家的「恆水創電」,去年建置啟用全台第一座河川小水力發電「安農萬富」,裝置容量100瓩,年發75萬度電,完工前就被台積電看上預約買走,打上強心針。現在更加緊衝刺小水力、微水力建置,預計明年底完成共3000瓩的容量,遍及中南部與東部。

截至今年9月,水力發電總裝置容量212萬瓩,占全國整體用電約1.8%,這通常是台電2萬瓩(20MW)以上大型水力發電機組貢獻。但其實近10年來,不用環評、開發對生態衝擊較小的2萬瓩以下小水力興起,台電與民間都投入,後來更把100瓩以下區分為「微水力」,希望連灌溉渠道都廣為設置。

而2023年中完工的宜蘭三星萬富安農小水力,是恆水綠電執行長鄒飛逯一手推動,他主動接觸比利時Turbulent團隊,引進垂直渦流水輪機,是運轉仍可以讓魚蝦通過,符合生態友善的機組,同時還耐操,不會因為淤沙就要停機,但缺點就是會犧牲一點發電效能。

安農雖然僅是微水力型態,卻連動工都還沒就被台積電看上,與其簽下第一張全國小水力發電「企業購售電合約(CPPA)」。鄒飛逯說明,台積電主要看上兩點,一是認同安農萬富的環境友善,二是希望在小水力初萌芽時發揮企業贊助影響力。至於收購價格,他以合約機密未透漏。

目前恆水興建與申設中的微水力、小水力,計有台中中后、雲林雲鹿、彰化棘仔埤,都是利用農田圳道架設,裝置容量從60瓩到180瓩,但其中有個台東關山十瀧,一條渠道要建10座水輪機組,容量合計有1000瓩(1M)以上。鄒飛逯強調,預計明年底前公司全台總建置量要達3000瓩(3MW)。並說創水已探勘67處,可開發潛力容量看6MW。

不僅於此,恆水更延攬水輪機技術專家,要把水輪機國產化,優化效能後,未來目標還要外銷。鄒飛逯說,一條渠道可能有10座、20座,甚至上百座水輪機,只要設計符合標準,這些數量可以帶起產業鏈,而台灣的製造能量豐沛,產能不是問題。

#小水力 #費率 #級距 #100 #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