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鎮瀾宮舉行重修慶成祈安七朝清醮盛典,為期9天的清醮大典,其中放水燈也是這次建醮祭典的重頭戲,讓好兄弟接受千盞燈火指引上岸參與普渡、同享香火,讓大安溫寮漁港今晚燈火通明、照亮夜空,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廟方說,要等80年後,才能再見當地宗教盛況。
大甲鎮瀾宮重修慶成祈安七朝清醮,今天下午廟方舉行恭送彩船及放千盞水燈活動,包含彩船、大小水燈、水燈排、電子花車及其他陣頭等,隊伍一路浩浩蕩蕩,從大甲鎮瀾宮前徒步前進到大安溫寮漁港,民眾擺設香案虔誠膜拜,沿途街道相當熱鬧。
中元節放水燈是台灣民間傳統習俗,有民眾質疑,中元節還沒到為何放水燈?廟方人員解釋,照引水中孤魂水靈上岸,宴請祂們享用祭品、接受超渡,也因適逢大甲鎮瀾宮重修慶成祈安七朝清醮盛典,為信眾祈福消災,並非侷限在中元節才放水燈。
晚間9點30分許,大甲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副董事長鄭銘坤都換上古裝,在法師群進行簡單的招魂儀式後,在大安海邊恭送彩船,美麗煙火升空,瞬間彩船焚燒,大家一一點燃「水燈厝」內的蠟燭,大小不一、不同造型的「水燈厝」放流於水面上,愈燃愈烈、愈流愈遠,象徵送走厄運,求得來年庇佑。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