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所長張世杰指出,全球智慧醫療市場蓬勃發展,AI、大數據分析、物聯網與半導體技術正引領醫療進步,實現從精準診斷到個性化治療及遠距照護的全面升級。在高性能、低功耗與小型化需求驅動下,3D IC封裝技術成為推動醫療設備創新的關鍵。工研院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的支持下,開發出「4D拼圖可程式封裝平台」,此平台具備模組化設計,能靈活嵌入多功能IC或裸晶(如AI晶片、Wi-Fi晶片與各類感測器),大幅縮短設計與製造時程,效率提升至傳統封裝技術的兩倍。
此次工研院與凌通科技合作,將「4D拼圖可程式封裝平台」與凌通低功耗、高效能的微控制器晶片結合,成功打造「無線感測口服膠囊」。此創新產品具備高度彈性與可擴展性,能根據患者需求選擇不同檢測模組,實現量身定制的醫療服務。同時,平台採用模組化設計,使封裝結構與硬體設計靈活調整,讓產品能迅速推向市場。凌通科技的低功耗晶片進一步提供穩定且高效的數據傳輸能力,確保醫療數據即時可靠。
「無線感測口服膠囊」以其多功能模組化設計滿足智慧醫療對先進檢測設備的需求,並整合感測器、AI晶片與記憶體,顯著提升診療品質。工研院規劃2035技術藍圖,積極推進「智慧化致能」技術,透過「4D拼圖可程式封裝平台」不僅助力智慧醫療,更廣泛應用於智慧工廠、智慧製造、無人機與穿戴裝置等領域,為未來物聯網時代開創新的發展機遇與市場空間。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