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淨零排碳的迫切需求,中央研究院19日〈諾貝爾大師講座〉,邀請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研院士朱棣文,以「溫室氣體淨零排碳的機遇與挑戰」為題發表演講,並在交流時特別提及,就當前的國際情勢下,核能對於臺灣的國家能源安全特別重要,「我們需要一場綠色革命」,透過科技創新維持地球資源的永續開發。

主持講座的中研院長廖俊智指出,以科學發現與科技創新,逐步帶領人類生活轉型,是科學家的使命。淨零排碳是各領域廣泛關注的重要課題,今日有超過百位的研究員及博士生參與,專業涵括生命科學、數理與人文社會科學等。

朱棣文為著名物理學家,1997年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曾於2009至2013年出任美國能源部部長,亦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及中央研究院院士。廖俊智在演講中就透露,朱院士擔任美國能源部長期間所成立的美國先進研究計劃署(ARPA-E),就曾支持他的研究團隊研究能源相關研究,包括生物碳捕捉與轉換、甲烷及甲醇轉換等。這些研發經驗成為後來中研院提出淨零科技解方的重要基礎。

朱棣文本周在台灣舉辦多場公開演講,分享許多淨零科技的新機會,包括開發新材料、新興的製氫和碳捕捉技術,以及結合AI提升能源效率和電網穩定性等。他指出,工業革命大幅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也帶來了溫室氣體排放導致的氣候變遷問題。

人類目前所需能源仍然高度仰賴化石燃料,但朱棣文指出,綜觀全球局勢,低碳能源、乾淨的水與空氣、充足的食物與豐沛的經濟生產力,將成為主導全球發展的要件,而人類的永續生存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地球 #新興 #交流 #朱棣文 #淨零排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