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卡特30日過世, 享嵩壽100歲 。卡特最為台灣人所熟知的,就是1979年與中華民國斷交,轉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交。他生前接受美媒專訪時指出,他任內完成的最有長遠意義的重要成果,就是讓美中外交關係正常化,並和已故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成為真正的好朋友。

《美國之音》曾於2019年採訪卡特。卡特回憶了當時與北京建交的動機,並大力讚揚鄧小平。他表示在成為總統前,他就決定與中國建交。美國在太平洋曾捲入系列戰爭,在經歷二戰、韓戰和越戰後,太平洋在1979後沒有任何戰爭,讓他致力促使美中外交關係正常化。

這位美國前總統熱愛中國,卡特曾透露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1日成立那天,剛好是他的25歲生日,這也讓他長期以來對中國感興趣。

1970年代美蘇冷戰,美國致力推動「聯中抗俄」策略。美國前總統尼克森1972年應中國總理周恩來邀請訪中,簽署的《上海公報》表明只有一個中國;1975年,時任美國總統福特(Gerald Ford)再度訪中。

1978年,卡特繞過美國務院,直接向中國發送函電討論建交事宜,當時只有他的國安顧問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等少數幾個人知道,保密功夫做得滴水不漏。同年,卡特無預警宣布自1979年1月1日起,與中華民國斷交,同時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從此改變台美中三角關係。

卡特受訪時憶述,當時他指派他的副國務卿克里斯多福訪台,結果在大街被憤怒的台灣人襲擊。

另外,關於台灣關係法的推進成果,卡特後來被BBC公布的日記內容寫到,是他與鄧小平達成了協議,同意美國可向台灣出售防衛性武器,以換取中共與美國建交,謀求中國經濟發展。

提到鄧小平,卡特把美中關係的推進歸功於鄧小平的幽默和腳踏實地,讓美國民眾看到了他的善意。他認為中國在人權問題上還有很多路要走,但鄧小平在中國高度實現開放和改革,取得很大進展。

卡特曾對新疆維吾爾人的情況表示難過,他認為中國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但他們正試圖克服。談及中國自1979年後就沒有發生過戰爭,他批評美國花了幾萬億美元財力在伊拉克等地打仗。

卡特當時表示,他很欽佩中國將基礎建設發展得很好,認為在未來一兩年內,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宣布所有中國人民都擺脫貧窮,這是個出色的成就。

#卡特 # 鄧小平 # 美中建交 # 斷交 #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