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港媒引述外媒報導,中資企業響應2024年中國證監會、國資委等要求上市公司提高分紅的號召,希望藉此推動投資價值。2024年6至8月的中資港股分紅已創紀錄最大,這些分紅需要以自有資金或者購匯來滿足派息需求,因而春節前這波分紅購匯讓人民幣匯率在美元強勢的背景下雪上加霜。
在香港上市的中資銀行中,除了民生銀行、交通銀行和建設銀行外,其他均為上市以來首次增加中期分紅。這三家銀行,以及另外三家銀行,包括郵儲銀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2024年公布的中期分紅派息日,集中在2025年1至2月,規模共計超過120億美元。
澳新銀行資深中國策略師邢兆鵬表示,國企增加分紅頻次和金額,意味着從分紅購匯角度增加了購匯的壓力,這也會成為一個新的季節性購匯來源。
西班牙對外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指出,中資企業港股分紅增加主要是因為市值管理,A股的分紅被迫增加之後,因為同股同權,港股的分紅也會相應增加,需要更多的購匯。預計中資企業提高分紅的趨勢不會改變,中國可能透過鼓勵美元流入等方式來抵禦人民幣的貶值壓力。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