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點名「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生意」,揚言將對台灣晶片課徵關稅,引發市場多項傳聞四起,最新傳出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可能加速亞利桑那廠三廠建廠計畫、提前於6月動土。對此,台積電表示不評論市場傳聞,並指出按照規畫進度良好。

台積電股價受川普發言影響,14日挫跌2.75%、收於最低點1060元,為去年12月中以來近2月低,三大法人大賣2萬1027張,上周合計賣超3萬2792張。今日股價止跌回穩,開高穩揚2.36%至1085元,早盤維持逾2%漲勢。

川普揚言對台灣晶片課稅,使台積電近期多項市場傳言不斷,包括於美國擴大投資、加速量產先進製程、技術入股或接手英特爾(Intel)晶圓廠等。最新傳言台積電亞利桑那廠三廠能提前於6月動土,並舉行動土典禮、邀請美國官員出席,展現在美國擴大投資決心。

對此,台積電回應不評論市場傳聞,若有公開活動會正式通知,亞利桑那州廠按照規畫進度良好。台積電亞利桑那廠一廠4奈米N4製程已於上季量產,規畫建置3奈米及2奈米製程的二廠、2奈米或更先進製程技術的三廠,則分別預計於2028年、2030年底生產。

對於台積電與英特爾合作傳言,投顧法人分析可能涉及成立合資公司、技術移轉與工程師派遣、業務分拆或合作等3種模式,合作方式主要是扶植美國半導體產業發展,但對於台積電而言,則存在技術外流風險及競爭關係挑戰。

投顧法人指出,台積電與英特爾的合作,存在技術、文化、競爭、供應鏈等層面困難,且英特爾財務惡化、2023年晶圓廠虧損逾130億美元,即使是台積電也無法填補虧損,認為台積電可能選擇有限度合作,如幫助生產某些特定產品,但要進一步深化合作,則可能面臨更大挑戰與風險。

整體而言,投顧法人認為台積電與英特爾合作,其中過程複雜、牽涉甚廣且時間長。對台積電的最大疑慮就是技術外流,不僅影響市場地位與營收,也可能動搖台灣半導體供應鏈、甚至影響國際政經局勢,因此認為台積電單獨擴大美國投資將是最佳選擇。

#台積電 #川普 #台積電股價 #股市 #台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