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中央氣象署自今年3月起試辦「陸上強風特報鄉鎮燈號」,不只比照氣溫進行燈號分級,也提供更細緻的鄉鎮市區強風資訊服務,讓各單位更能精確掌握風力動態,做好防範。
台灣氣候受季風影響,加上地形多樣及特殊的海陸分布,使得沿海地區與離島經常面臨強風威脅,尤其在秋冬至春季(10月至次年4月)東北季風盛行時,強風現象最為頻繁;5月至9月則因西南季風與颱風影響,亦時有強風發生,尤其在颱風侵襲期間,強風常延伸至內陸地區,對各地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氣象署過去主要對陣風達10級以上的強風事件,發布陸上強風特報,提醒民眾提高警覺,但以縣市單一風力標準的預警方式,無法完整呈現其轄區內各分區的風力差異。
氣象署預報中心主任陳怡良表示,將自今年3月起試辦發布更精緻的陸上強風特報鄉鎮燈號資訊,以黃、橙、紅3色燈號來區分不同等級的強風。
「黃燈」為平均風速達6級以上或陣風達8級以上,提醒保持警覺;「橙燈」為平均風速達9級以上或陣風達11級以上,需提高警覺並注意安全;「紅燈」為平均風速達12級以上或陣風達14級以上,需立即於室內避風並加強防範。
陳怡良說,民眾未來可透過氣象署官方網站、生活氣象App等管道,查詢各鄉鎮市區的強風燈號發布情形。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