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者均面臨來自國有銀行等中國機構的競爭壓力,但中國機構往往可以向買家提供更具吸引力的金融方案。
知情人士表示,裁員行動已持續一段時間,並在本月開始擴大和加速。本次裁員也包括對固定期限合約到期的員工不再續約,最終裁員規模是否會達到15%的上限尚不確定。
目前還不清楚奔馳集團中國總部,以及其與中國公司的合資廠會不會受到影響。奔馳集團中國回應稱,該公司已根據競爭環境和市場需求,與員工一同調整業務運營。
報導稱,奔馳在中國裁員展示了外國汽車製造商在中國的艱難處境。以比亞迪為首的中國汽車製造商,憑藉更快的新車上市速度、高科技電動汽車,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傳統車企則迅速敗下陣來。此外,經濟放緩使中國消費者支出更加謹慎,對外國車企而言則是雪上加霜。
除了奔馳,其他外國車企也在縮減在中國的業務。陸媒2024年報導,保時捷在中國裁員。寶馬汽車發言人則稱,寶馬中國2024年沒有與部分員工續簽合約,受影響員工占總數的2%至5%,而且2025年也有類似計畫。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