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伺服器建置需求激增,帶動BBU需求高度成長,深耕BBU多年的AES-KY、順達、新盛力成為BBU浪潮下最大受惠者,不過,AES-KY、順達、新盛力在BBU業務策略上卻有所不同,其中AES-KY以直接出貨給美國CSP大廠或伺服器品牌廠為主,順達及新盛力目前是台達(2308)等電源大廠BBU電池模組供應商,透過台達等電源廠出貨CSP廠及伺服器廠。
隨著資料中心搭載BBU的數量成長,AES-KY、順達、新盛力BBU業務也呈現高度成長,目前BBU佔AES-KY營收比重已逾60%,佔新盛力營收比重亦已逾50%,包括BBU在內的非IT產品佔順達的營收比重也可望由去年約15%大幅拉升30%到40%,成為3家公司業績成長的主要動能。
AES-KY 113年合併營收為100億元,稅前淨利27.53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淨利21.69億元,每股盈餘25.39元;AES-KY 2025年前2月合併營收為22.4億元,年增45.34%;AES-KY總經理宋維哲表示,今年BBU需求是樂觀的,且下半年也有網通相關工控型BBU新產品開始挹注營收,電動自行車拉貨力道也會比去年好,審慎樂觀看待2025年營運。
順達張崇興表示,公司BBU產品聚焦在資料中心,已有多個BBU機種量產,並有多個機種開發中,8KW產品亦可望於2026年開始量產,公司在BBU有固定合作夥伴及客戶,希望未來能成為BBU主力供應商之一,預期2025年營收不會掉太多,並將力拼與2024年持平,雖然市場價格競爭激烈及分散區域製造致使製造成本及營業費用增加,在產品組合有利改變下,可望提升營業毛利率及淨利率。
為因應客戶需求,順達也積極擴建BBU新產能,預估今年BBU產能將較去年倍增。
新盛力科技前身為SONY在台灣的鋰離子電池模組生產工廠,相較於其他同業多專注在NB等IT產業,新盛力科技產品聚焦在伺服器BBU、電動手工具機、儲能系統及兩輪輕型電動交通工具三大領域,受惠於BBU業務大幅成長,以及電動工具機需求回溫,新盛力今年前2月合併營收為4.49億元,年增21.08%。
產品組合優化也反應在新盛力的獲利能力上,新盛力自結2025年1月合併營收為2.04億元,年減17%,但單月稅前盈餘為5500萬元,年增358%,稅後盈餘為4400萬元,年增340%,單月每股盈餘為0.67元,已達2024年全年獲利的25%,在BBU及電動工具機兩大產品線有望同步成長下,今年獲利可望較去年大幅成長。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