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南部最大商業港口沙希德拉賈伊(Shahid Rajaee)昨(26)日發生大爆炸,至今釀成25人喪命、約800人受傷,火勢仍遲未完全撲滅,英國海事安全公司Ambrey稱,爆炸源自於彈道飛彈的固態燃料儲存不當,外媒稱,伊朗3月才接收一批從中國大陸運來的化學品及飛彈燃料。
港口大爆炸「還在燒」 撲滅80%
綜合BBC、美聯社、阿拉伯新聞報(Arab News)報導,沙希德拉賈伊港口爆炸引發的火勢今(27)日仍在燃燒,伊朗官媒指出,爆炸目前已釀成25人喪命、約800人受傷,爆炸威力炸毀鄰近建築的窗戶及屋頂,甚至遠在50公里外的居民都通報感覺到爆炸威力。
路透社報導,伊朗內政部長莫梅尼(Eskandar Momeni)今日上午視察沙希德拉賈伊港後表示,80%火勢已撲滅,滅火工作仍須持續數小時。
官方說法:危險化學品儲存庫起火
伊朗通訊社(IRNA)26日晚間引述港口海關辦公室指出,爆炸可能是危險化學品儲存庫起火引發。
飛彈固態燃料處置不當?疑從中國大陸運來
不過英國海事安全公司Ambrey稍早稱,這場火災據信是對「一批用於伊朗彈道飛彈的固態燃料處置不當」造成,Ambrey還稱,沙希德拉賈伊港3月接收一批飛彈燃料化學品,這批燃料是2艘從中國大陸運抵伊朗的過氯酸銨(ammonium perchlorate)中的一部分,這些化學物質能用來製成火箭固態推進劑,將用於補充伊朗的飛彈庫存。
美聯社分析船隻追蹤數據後發現,其中一艘載有化學品的船隻,3月左右確實在附近海運航行。目前伊朗尚未承認接收這批化學品。
《紐約時報》也引述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Islamic Revolutionary Guard Corps)有關的匿名人士指出,此次引發爆炸的確實是過氯酸銨。
以色列與哈瑪斯在加薩走廊爆發衝突期間,伊朗因直接打擊以色列而耗盡飛彈庫存。
目前尚不清楚伊朗為何不將化學物質從港口移走。黎巴嫩貝魯特港2020年也發生大爆炸,當時數百萬噸易燃物質硝酸銨(Ammonium nitrate)連環爆,釀成逾200人喪命,超過6000人受傷。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