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人士指出,有機材料載板不僅更耗電,且有著膨脹與翹曲等限制,玻璃載板除可可承受更高溫,且在單一封裝中可連接更多電晶體、提高延展性,將是延續摩爾定律技術微縮的可行方式,但技術難度高、挑戰仍大,要達到量產程度仍需一段時間。
曾子章對此表示,欣興早在12年前便開始展開玻璃載板研發,但當時市場尚無相關需求及發展趨勢成形,直至英特爾(Intel)宣布玻璃載板將成為未來發展藍圖之一,欣興認為玻璃載板的核心,在於玻璃表面改質、鑽孔及核心層與ABF壓合。
針對上游玻璃處理,曾子章指出,雖然欣興可以自己做,但認為培養相關供應鏈對整體產業發展更有利,因此上游的玻璃處理初期將委由供應鏈協助,目前鎖定日廠或韓廠,由於需待供應鏈陸續建置相關產線,因此目前預期量產進度會較先前預期延後。
曾子章透露,上游供應鏈將負責進行玻璃表面改質與鑽孔,預計將自第三季起開始建置產線,待供應商完成交貨給欣興後,再進行玻璃核心層與ABF壓合及切割等作業。以此流程推估,欣興玻璃載板產線預期要到2026年下半年才會趨於成熟穩定。
曾子章認為,玻璃載板應用產品雖然預期至2027年就會出現,但真正量產時間點預期將落於2028年後,主因大部分供應鏈產線要到第三季才陸續建立,預期明年第二季生產才會較穩定,且驗證期比預期長得多,而產業應用推展進度目前看來也比預期慢。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