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第一季理監事會政策利率連四凍,且央行對今年消費物價指數(CPI)及核心CPI年增率估值維持在1.89%、1.79%,加上未推第八波房市管制,利率、房市管制及物價三大指標全未調整。
根據央行公布第一季理監事會議事錄摘要,有理事認為,台灣經濟未來面臨的外部風險大於內部風險,外部風險主要來自於川普政策的不確定性。若國際原物料等價格上漲,加上美國關稅調高,台灣相關商品價格恐隨之上漲而推升國內通膨。
該理事指出,儘管當前我國資通訊產品出口尚屬樂觀,但近期DeepSeek事件、未來AI伺服器佈建的成長率將變緩等,可能影響我國經濟成長,資本市場表現似已反映此一隱憂。此外,台積電赴美投資若帶動台灣相關供應鏈廠商前往,則短期內國內投資動能將遭受排擠且致資金供需水位改變。另也要留意大陸經濟金融發展,如房市泡沫破裂,造成內需持續疲弱、地方政府高債務問題。
而會中多名理事都提到川普風險,有理事說,考量本年國內通膨率維持在可控範圍,且當前川普2.0具不確定性,因而認同維持政策利率不變。另有理事表示,當前川普總統政策不確定性極高,國內經濟表現穩健,故無升息的必要,亦無降息的空間。考量全球政經環境不穩定,貨幣政策宜更審慎。也有理事直言,川普政策可預測性太低,此時貨幣政策應保守為宜,支持政策利率維持不變。
至於物價方面,理事提到,因市場不確定性因素似乎朝壞的方向發展,美國通膨上漲機率較高,景氣弱化機率也較大;國內方面,公共事業費率調漲,加上近年薪資每年調漲,均推升企業經營成本,成為影響國內通膨走勢的主要不確定性因素。
而美國關稅政策是否會引發美國及全球經濟衰退及通膨,有理事強調,這部分尚待觀察,所以維持政策利率不變是最合理選擇;但在國內通膨持續性仍高下,「若緊縮力道再加大一些,亦樂觀其成」;維持政策利率不變,恐導致我國通膨率維持在2%以上的情況再持續一段期間。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