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蘋果公布最新財報,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以「乏善可陳」來形容,他分析了蘋果與台積電兩家公司,發現在本益比及現金流量比率等多項指標上,台積電都明顯優於蘋果,不解股神巴菲特為何續抱蘋果卻不買台積電。他更直言,如果台積電在明年底之前,每季的現金股利沒有增加到每股10元,實在是對不起股東。

蘋果上一季財報顯示,儘管其營收與獲利略微超出華爾街預期,但在服務營收方面的表現卻略遜一籌,且在大中華地區銷售額也未達預期目標。此外,蘋果還提到,基於目前的關稅稅率,預計將會在第三季成本增加9億美元(約台幣280億元),

陸行之臉書發表指出,每次看到蘋果的財報數字都覺得內容「乏善可陳」,不僅硬體產品缺乏創新,也沒有什麼重大的更新,除了相機的像素持續提高之外,似乎只能期待未來的iPhone 18或iPhone 20能夠帶來一些驚喜。他認為,蘋果的估值不只太高,同時也無法避免地緣政治、關稅影響以及美國製造等因素所帶來的衝擊。

陸行之提到,儘管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公司最近出售大量蘋果持股,但蘋果仍然是其投資組合中的第一大持股。相較之下,台積電因為需要投入高達1650億美元(指赴美設廠)資金購買免死金牌,因此其受到地緣政治、關稅影響、美國製造以及估值修正的影響,都比之前有所降低。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他實在不明白波克夏公司持續持有蘋果股票,卻不購買台積電的理由。

陸行之表示,台積電今年首季每股現金水位增加到超過90元(2024年為82元、2023年為57元、2022年為52元),美國政府公債購買以及發行台積電公司債的規模都有所收斂,負債對股東權益比以及淨負債對股東權益比也都呈現逐年降低的趨勢。

考量到巴菲特並不特別看重公司的成長,而是更重視品牌價值以及現金流量。陸行之也特別列出蘋果與台積電這兩家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為止的幾項估值指標供大家參考,其中包括P/E(本益比)為34比24,P/S(股價營收比)為9比10,P/Free cash flow (股價自由現金流量比)為32比30,EV/ EBITDA(企業價值倍數)為25比13,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台積電的表現明顯優於蘋果公司。

◎免責聲明:本文的個股、ETF與專家觀點,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積電 #蘋果 #陸行之 #巴菲特 #波克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