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2025年世界海洋日,桃園市政府12日於市立圖書館總館舉辦「2025世界海洋日在桃園、循環新未來」開幕活動,市長張善政出席現場表示,今年世界海洋日主題為「奇蹟:保護維繫我們生命的海洋」,市府除於總館2樓設置靜態展覽,也攜手新屋區在地協會及環教場域,推出5大主題遊程,結合生態導覽、文化體驗與保育實作,帶領市民以行動體驗永續精神。
環保局表示,此次展覽聚焦海洋塑膠汙染與海廢再生議題,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14「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資源」,活動內容豐富多元,包含超過120個名額的講座、桌遊體驗與DIY環保手作,寓教於樂,強化市民對減塑、減碳與海洋保育的認識。另規畫「桃園海岸小旅行」動態遊程,邀請市民走入海岸,透過實地觀察與體驗式學習,從生活中培養愛海、護海的行動力,讓永續教育向下扎根、向外拓展。
海岸及資源循環工程處長呂明錡指出,推動循環經濟不只在海洋,桃園市府積極在陸地落實「使用到再生」的理念,目前已於桃園各區設置11處「修惜站」,回收課桌椅、家具、小家電與玩具等資源,經修復後轉化為實用物品或創意商品。
呂明錡也說,為配合世界海洋日,6月的每周末於市圖總館南平路廣場舉辦修惜站聯合展售,除了創意DIY課程,還有1折起跳的二手好物特賣,邀請市民一起實踐環保生活,將資源循環的精神從日常延伸至海洋保育。另靜態展將展出至6月28日,地點位於桃園市立圖書館總館,互動巡迴展則展至6月29日,於海螺文化體驗園區展出。
環保局提到,海洋保育署巡迴展「SEA YOU海洋的見證與再造」亦同步進駐桃園海螺文化體驗園區,設置互動展區,聚焦海廢議題。展出內容包含海洋之家、海漂智慧無人船、微型塑膠實驗室及沉浸式VR體驗,透過生動有趣的方式,讓民眾深入了解海洋汙染的成因與影響,進而培養減量與再生的正確觀念,共同守護海洋生態,呼應國內外的保育行動。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