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與英國就投資等領域簽署合作協議,外交部長林佳龍指出,6月18日,英國皇家海軍巡邏艦「史佩號」(HMS Spey)通過台灣海峽,以具體行動捍衛國際水域航行自由,也凸顯台英共享戰略目標與價值觀。台英在現有基礎上,將持續在半導體、人工智慧、無人機、海底電纜、低軌衛星等關鍵領域深化合作。
林佳龍昨天陪同總統賴清德接見英國商貿部副大臣艾禮遜(Douglas Alexander),艾禮遜來台主持第27屆「台英經貿對話會議」,並親自見證台英雙方在「提升貿易夥伴關係協議」(Enhanced Trade Partnership, ETP)架構下,就「投資」、「數位貿易」及「能源與淨零排放」三大領域簽署新的合作協議,象徵台英經貿夥伴關係再升級。
林佳龍今天透過臉書指出,這些合作成果不僅展現台英雙邊經貿互動進入新篇章,更可望為雙方產業帶來實質效益,創造更廣泛且務實的夥伴關係。因為深知這些成果得來不易,對台英雙邊突破性的進展格外感動。
他回顧,2023年台灣與英國簽署ETP,為我國與歐洲國家所簽署的首項制度化經貿架構,當時也期盼此一成果能為台歐合作建立示範基礎。如今,台英雙邊合作持續推進,也更加深夥伴關係發展的信心。
林佳龍感謝英國政府對台灣長期的關注與支持,今年6月發布《戰略防衛檢討》及《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指出台海與南海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角色,強調區域和平穩定的重要性,重申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現狀的企圖,並將在共享民主價值的基礎上,持續深化與台灣在各領域的合作。
他提到,6月18日,英國皇家海軍巡邏艦「史佩號」(HMS Spey)通過台灣海峽,以具體行動捍衛國際水域的航行自由,展現英國對印太區域和平與穩定的堅定承諾,亦凸顯台英共享的戰略目標與價值觀。
林佳龍指出,英國目前是台灣在歐洲的第四大貿易夥伴、第二大投資來源國與第三大投資目的地國。面對全球供應鏈重組挑戰,台英作為彼此重要經貿夥伴,且賴總統所提「五大信賴產業」與英國「產業戰略」政策目標一致,相信在現有基礎上台應將持續在半導體、人工智慧、無人機、海底電纜、低軌衛星等關鍵領域深化合作。
他重申,外交部將積極拓展「總合外交」,並願與英方攜手打造「非紅供應鏈」,共同為雙邊創造互利共榮的未來。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