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市中央市場擁有68年歷史,但在時代變遷的衝擊下,約在10餘年前開始沒落,不少店家選擇另謀出路,但現年78歲的徐玉英老奶奶仍堅守崗位賣草仔粿、紅龜粿,她在市場擺攤一甲子不僅養活3個孩子、還成為不少人的家鄉味,她笑說沒有退休打算,做到不能做為止,她的堅持也盡顯老市場的人情味。
徐玉英是客家人,從小跟著媽媽學做粿,18歲出師後開始擺攤做生意,她每天耗時5個小時手工製粿,從選米、磨粉到炊粿,全部都自己來,且每天一大早6點就會騎著三輪機車載著做好的草仔粿、紅龜粿、發粿,從麟洛鄉到屏東市中央市場擺攤,這樣的生活日復一日,她過了60年。
戴著斗笠、笑容滿面的徐玉英說,她沒有固定的休息時間,多是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才會休息,而等她又擺攤時,就會有客人關心她的狀況,大家都很熟悉,買東西的時候一定會聊個兩句,閒話家常。
回顧一甲子的擺攤生涯,她見證了中央市場的興衰,她說,鄰近的攤販不是不做了、就是過世了,目前這一區域就剩她這一老攤,孩子也叫她別做了,但這一攤不僅讓她養活3個孩子,還成為很多人的家鄉味,如果她不做了,那該怎麼辦?
她不諱言,現在的生意很不好做,除了大家多去量販店、少逛傳統市場外,年輕人也不太吃粿了,她曾經有過沒開市,或是便宜賣,如一個30元的紅龜粿、最後賣4個100元,但只要到節慶拜拜時,很多熟客就會請她做粿,所以她覺得應該要繼續做下去,賣多賣少不重要。
對此,屏東市中央商圈發展協會表示,中央市場留下來的老攤販多是因為「捨不得」,每人背後都有故事,雖然目前市場沒落,但他們的精神值得讚揚,協會將持續協助他們營運,讓更多人感受到老市場的人情味。
屏縣府表示,中央市場建於1957年,由4座商場共構,寬敞的購物空間以及高級齊全的百色貨品,將整個屏東的民生飲食囊括在商場內,鼎盛時期連周邊鄉鎮萬丹、海豐、九如、里港等居民,也都到中央市場來為日常生活所需採買或是辦年貨,昔日孩童隨大人赴中央市場,喜悅之餘有如年度大事,至今仍深植於屏東人心中。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