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南僑泰國廠米果等出口美國業務逾三成,從高關稅降至19%,比越南的20%略低,對競爭有利;泰國與台灣並非直接競爭對手,主要競爭對象為越南與中國大陸,其中中國大陸的關稅尚未確定,還是存有不確定性因素。
至於日本與韓國出口美國的關稅為15%,其中日本因原料成本高(米價為泰國的8至10倍),競爭壓力不大。韓國原本就享有FTA免稅,現被課徵15%,影響較大,而泰國廠對美關稅則從約1%增至19%,相對競爭持續。
南僑強調後,國與國關稅確定後,接下來就是進口商將與供應商進行B2B談判,協商如何分擔新增成本,至於訂單部分,預計不會減少,是否被迫轉單,還是要看公司對公司的協商吸收比例而定,也有可能進口商自行吸收或轉嫁至零售價。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