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獨立建國60周年,總理黃循財17日出席群眾大會演說,以台語歌曲《一支小雨傘》呼籲大家團結互助。我駐新加坡代表童振源今天表示,從《明天會更好》到《一支小雨傘》,台灣流行歌曲在新加坡的受歡迎程度,正是台星文化交流的最佳寫照。未來這些旋律將繼續伴隨兩地人民,共同走向更緊密與真摯的友誼。
黃循財17日傍晚,分別以馬來語、華語和英語發表新政府上任後的首場國慶群眾大會演說,聚焦新加坡如何在一個更加分裂的全球局勢中,為長遠的未來做好準備,以持續進步。
童振源今天表示,音樂是最動人的語言,不需翻譯就能觸動人心。2013年國慶群眾大會上,李顯龍總理以6首華語金曲串聯政策內容──《往事只能回味》、《我是一隻小小鳥》、《月亮惹的禍》、《你知道我在等你嗎》、《我在你左右》,最後以《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收尾,並巧妙引用《明天會更好》來象徵國家前景。
他說,李顯龍當時這段巧妙的「歌曲接龍」,讓嚴肅的政策瞬間多了幾分親切與幽默,引發全場笑聲與掌聲。這些歌曲對新加坡人而言並不陌生,它們早已透過廣播、卡帶與卡拉OK深入日常,成為幾代人的青春記憶。
12年後,2025年的國慶群眾大會,黃循財再度引用台灣歌曲。他選擇的是1980年代膾炙人口的洪榮宏台語歌曲《一支小雨傘》,借「雨越大,你來照顧我,我來照顧你」的意境,比喻新加坡人在風雨挑戰中彼此扶持。
童振源表示,當演講最後會場響起這首旋律時,嚴肅的政治場域瞬間轉化為充滿溫度的情感共鳴。
他說,除了國慶群眾大會上的引用,台灣歌曲早已深深烙印在新加坡人的日常生活。鄧麗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鳳飛飛的《掌聲響起》、費玉清的《一剪梅》,至今仍在婚宴、聚會場合一再唱響,旋律伴隨著人生成長。
此外,台語歌曲在新加坡同樣深入人心。童振源舉例《我問天》與《愛拼才會贏》傳遞的奮鬥精神,與新加坡社會追求勤奮與突破的價值觀不謀而合。江蕙的《落雨聲》更觸動無數聽眾。而齊豫、施孝榮等歌手所代表的台灣民歌,更在新加坡舞台上屢屢重現。新加坡民間盛行的「歌台」表演裡,台灣歌曲更是不可或缺的靈魂,不少經典旋律都是炒熱氣氛的首選。
他以數據說明這股熱潮。2023年,新加坡共舉辦99場大型演唱會,其中台灣歌手佔了20場,是所有外國歌手之最。2024年魏如萱登上新加坡華藝節舞台,演出座無虛席,觀眾甚至在散場後久久不願離去。
歷年來,周杰倫、五月天、張惠妹等重量級歌手來新加坡開唱,門票幾乎一開賣便秒殺。張惠妹在新加坡國家體育場舉辦巡迴演唱會時,3萬5000張門票瞬間售罄,場場爆滿。
他在新加坡長年推廣新謡與台灣校園民歌的新加坡朋友蔡憶仁,自2000年至今,已累計舉辦超過千場台灣民歌演唱會,今年,更帶領100位新加坡朋友赴台灣參加「台灣民歌50」盛會。許多新加坡重要企業家今年8月也特地飛到台北,只為親耳聆聽江蕙的演唱會。「這些點滴,無一不映照出台灣音樂在新加坡的廣泛吸引力」。
童振源指出,從2013年到2025年,兩位新加坡總理在國慶群眾大會演講中引用台灣歌曲,顯示這些旋律早已成為新加坡社會共同的文化語言。當新加坡朋友在生活裡哼唱台灣歌曲,當新加坡領導人在國家最高講壇引用這些旋律,這些瞬間都讓台星兩地的情感更為緊密。
他強調,音樂跨越了國界,卻拉近了人心。台灣流行歌曲在新加坡的受歡迎程度,正是台星文化交流的最佳寫照。未來,隨著台星交流合作的深化,這些旋律將繼續伴隨兩地人民,共同走向更緊密與真摯的友誼。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