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靜君文章總覽

  • 中央收回南門中繼市場用地 挨批浪費錢

    中央收回南門中繼市場用地 挨批浪費錢

     台北市南門市場預計7月底搬離中繼市場,國產署也將收回用地,多名國民黨北市議員8日指出,耗資1.8億元興建的中繼市場,不該只用4年就拆除變廢鐵,太浪費人民納稅錢,呼籲中央延長租期,供東門市場改建當中繼市場,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市府再另找用地,也會持續跟中央溝通。國產署回應,用地已規畫蓋NCC和數位部辦公大樓,若續租將延

  • RCEP生效 機械業出口壓力大增

    RCEP生效 機械業出口壓力大增

     近期《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15個簽署國已全面生效,機械公會昨表示,預期10年內將有9成的產品將實現零關稅,機械業出口競爭壓力大增,建議政府盡速完成台美自由貿易協定(FTA)與加入多邊協定組織,以利台灣機械設備後續國際競爭力。  機械公會統計,今年5月台灣機械出口25.75億美元,年減10.5%,已是連

  • 繼金酒之後 金車噶瑪蘭也重返大陸市場

    繼金酒之後 金車噶瑪蘭也重返大陸市場

    中國海關去年以註冊訊息不完整為由,暫停食品、酒類等大廠進口,而近期又傳出好消息,財政部表示,除了金門酒廠重銷大陸之外,金車噶瑪蘭也重回大陸市場。 金車噶瑪蘭被禁的酒包含蒸餾酒、發酵酒等都已經解禁。 其他小型酒廠包含明源酒廠、福祿壽酒廠、勝品酒業、玄武酒廠、禾宏生技等也都符合要件,順利重回大陸市場。 至

  • 普發現金6000元 逾9成4、2224萬人領取

    普發現金6000元 逾9成4、2224萬人領取

    財政部表示,在相關部會通力合作下,普發現金整體作業順利,截至今年6月6日止,已超過2224萬人請領,逾9成4民眾透過多元管道領取普發現金。 財政部進一步表示,為讓民眾即時取得普發現金正確資訊,避免遭詐騙,該部建置「全民共享普發現金」宣導網站,同時為便利民眾諮詢並協助領取現金,結合民間力量,透過客服專線服務,同步自

  • 特二無法作東門中繼市場 財政部:北市府勿推責中央

    特二無法作東門中繼市場 財政部:北市府勿推責中央

    光華特定專用區(二)國有土地(特二)目前作為作為南門中繼市場,今日藍營議員認為,原中繼市場應繼續作東門中繼市場,財政部表示,特二早已規劃作為公務機關辦公廳舍使用、2022年行政院也已拍板定案給NCC、數位發展部辦公使用,租期只展延至今年底止。 南門市場預計今年9月下旬使用,市場預計7月底搬離特二土地上的中繼市場,

  • 20年來最低 港陸出口比重降至35.2%

    20年來最低 港陸出口比重降至35.2%

     財政部昨日公布出口統計,中國大陸仍是台灣最主要的出口市場,5月對中國大陸、香港出口金額127.4億美元,年減幅度收斂至2成以下,為年減19.4%,也是今年最小的減幅。  不過在主要的五大出口市場中,前5月對中國大陸、香港出口金額598.1億美元,年減26.7%,為主要市場最大減幅,今年以來中國大陸、香港占出口比重降

  • 景氣見曙光 5月出口連9黑 拚9月轉正

    景氣見曙光 5月出口連9黑 拚9月轉正

     景氣見曙光!財政部昨日公布5月進出口統計,出口額361.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4.1%,連續9個月負成長。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預估,這波出口衰退期約12到14個月,最快可望9月回到正成長,最慢則於11月轉正。  整體而言,今年上半年出口仍處於盤整期,年減幅度約16%至17%間,創金融海嘯最深跌勢。展望6月出口金

  • 春天快來了?財政部預估 總出口最快9月轉正

    春天快來了?財政部預估 總出口最快9月轉正

    財政部今日公布5月海關進出口貿易初步統計,出口金額為361.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4.1%,連續9個月負成長,而累計前5月出口金額1698.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6.9%。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總出口衰退期預估12個月到16個月,出口最快9月轉正,最慢11月回到正成長。 蔡美娜表示,5月出口還

  • 台灣5月份出口年減14.1% 連九黑

    台灣5月份出口年減14.1% 連九黑

    財政部公布海關進出口貿易初步統計,5月出口361.3億美元,較去年同月減14.1%;累計1至5月出口1698.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16.9%。

  • 勤業眾信調查 逾半年輕人1年內遇職場騷擾

    勤業眾信調查 逾半年輕人1年內遇職場騷擾

    勤業眾信今日發布《2023年千禧世代趨勢調查》報告訪問了涵蓋來自44個地區、超過2萬2000名Z世代和千禧世代,研究其與工作的關係轉變,及如何根據價值觀做出生活方式和職業決策。調查結果強調了千禧世代對財務、氣候變化和心理健康持續關注的問題。 勤業眾信歸納出「通膨導致的高成本增加生活壓力、致力達到工作/生活平衡、重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