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一中各表的搜尋結果,共201筆
2015年,馬英九與習近平在新加坡會面,這是1949年兩岸分治後兩岸領導人第一次見面,當然是國際性大事。就兩岸關係而言,這是最好的時刻,也是最和平的時刻,沒想到才短短10年,台海就被公認為全球最兵凶戰危的地方!回顧馬習會十周年,我們是不是該仔細想想,為什麼兩岸關係會出現這麼大變化?我們是不是應該從當年馬習會的經驗,找到什麼啟示,讓兩岸重新回到和平穩定的關係,這才符合全體國人的最大利益。
2015年,馬英九與習近平在新加坡會面,這是1949年兩岸分治後兩岸領導人第一次見面,當然是國際性大事。就兩岸關係而言,這是最好的時刻,也是最和平的時刻,沒想到才短短10年,台海就被公認為全球最兵凶戰危的地方!回顧馬習會十周年,我們是不是該仔細想想,為什麼兩岸關係會出現這麼大變化?如果戰爭是每一個人都不喜歡的事,我們是不是應該從當年馬習會的經驗,找到什麼啟示,讓兩岸重新回到和平穩定的關係,這才符合全體國人的最大利益。
馬英九基金會與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7日舉辦「馬習會」10周年研討會。國民黨副主席蕭旭岑表示,「馬習會」5周年時大陸官方還有慶祝,10周年卻只有台灣舉辦,凸顯兩岸關係的負面訊號。為回到「馬習會」的兩岸氣氛,前陸委會主委夏立言認為,必須要回到堅持「九二共識」,在一中各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才能讓兩岸再度成為和平繁榮。
馬英九基金會與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7日舉辦「馬習會」10周年研討會。國民黨副主席蕭旭岑表示,「馬習會」5周年時大陸官方還有慶祝,10周年卻只有台灣舉辦,凸顯兩岸關係的負面訊號。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更解讀,大陸覺得已是過眼雲煙,兩岸不可能再舉行領導人會晤,除非2028年政黨輪替。
許多人期許這次國民黨黨主席選舉能讓黨內對兩岸政策好好地來一場大辯論,可惜除了張亞中之外,其他候選人對這個議題沒有比「遵守九二共識」更新穎或更深刻的想法,所以兩岸議題在這次選舉中並沒有激出什麼火花,當然國民黨或整個社會對這個議題的理解也沒有任何進步。選後,有些新世代藍營議員提議舉行兩岸政策大辯論,目標是提出一個新論述,說服台灣民眾,除了民進黨依美抗中的策略以外,還有其他可以維持台灣現有生活方式的方案。
候任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多次公開主張,台灣應以「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為兩岸關係的通關密語,並在回覆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賀電也提到過往歷史性成就,強調不怕被民進黨貼標籤,因為「怕就不要出來混!」這番話果然引蛇出洞,綠營隨即抹紅她,陸委會主委邱垂正更說:「通關密語要通到哪?通到配合習近平國家統一嗎?」
候任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多次公開主張,台灣應以「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為兩岸關係的通關密語,並在回覆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賀電也提到過往歷史性成就,強調不怕被民進黨貼標籤,因為「怕就不要出來混!」這番話果然引蛇出洞,綠營隨即抹紅她,陸委會主委邱垂正更說:「通關密語要通到哪?通到配合習近平國家統一嗎?」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昨照慣例,發賀電恭喜鄭麗文當選國民黨新任主席,雖說各方就文字解讀或有不同,但回顧以往電文,再剖析習、鄭此次內容,還是離不開「各表一中」、「中華民族」,「中國人與百年變局」3組關鍵字。
鄭麗文18日當選國民黨主席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19日發出賀電。習近平在電文中表示,期望國共兩黨增強做中國人志氣、骨氣、底氣,推進國家統一,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家園。鄭麗文覆電稱,海峽兩岸於1992年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達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共識,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國共兩黨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政治基礎上,強化兩岸交流合作、促進台海和平穩定。
前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祕書長高孔廉今天(16日)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九二共識的本意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而非外界所謂的「各說各話」。然而部分政治人物與媒體刻意扭曲、汙名化,使得兩岸互信嚴重受損,「這不僅是一種誤解,也是一種損失」。他強調,若希望恢復兩岸官方交流,台灣當局應釋出善意,至少要展現民族同根、文化同源的認識,讓大陸看到兩岸之間並非隔絕的兩個體系。
國民黨主席候選人郝龍斌兩岸論述強調兩岸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下互動,大陸一定要正視中華民國一路延續和存在至今的事實;對此,國民黨前大陸事務部主任張榮恭直言,郝龍斌的說法脫離了九二共識的原意,也偏離了兩岸關係發展的實際。
戰鬥藍召集人趙少康13日預告國民黨主席候選人郝龍斌有很多其他人從未講過、也不敢講的前瞻性兩岸政策。郝龍斌14日開記者會指出,他呼籲大陸應宣示「台灣不獨,大陸就不武」,國民黨的兩岸政策,就是回到中華民國的憲法精神來定位兩岸關係,並要求對岸慎重思考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
國民黨主席選舉進入白熱化,北區政見發表會12日在台北市議會舉行,前國大代表蔡志弘舉出他過去在國安、法律、科技產業領域的經驗,若他當選將提出「二五諒解」,作為兩岸政治對話的新基礎。面對近日輝達用地爭議,他今年7月底剛從美國輝達總部拜會返台,將全力協助輝達在台北市設立總部。
國民黨的黨主席選舉進入最後一週的激烈對戰,各界無不對幾位候選人的政策方向、政黨競爭、藍白合作及國民黨的未來發展等議題感到興趣。其中,新任黨主席的兩岸論述更是國內外評論焦點,咸認這項政策不僅是朝野涇渭分明的治國路線分水嶺,更是2028總統大選的勝敗關鍵,因此備受關注。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11日舉辦國民黨主席大辯論最終場,候選人鄭麗文、羅智強、郝龍斌、張亞中、蔡志弘同台交鋒,抓緊最後機會推銷自己;來賓也針對敏感的兩岸問題,要候選人們一次講清楚,攻防激烈,過程精采無冷場,候選人無不使出渾身解數,選舉倒數時刻衝刺選票。
國民黨主席選舉辯論會今(11)日由中天新聞台舉辦最終場,候選人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前國代蔡志弘、立委羅智強、台北市長郝龍斌、前立委鄭麗文出席。前立委蔡正元提問,「不舔共」的界限在哪裡?跨過什麼界限就算是「舔共」?「跪美」的界限在哪裡? 「不跪美」的界限在哪裡?5位國民黨主席參選人均對此有所回應。
國民黨主席選舉進入白熱化階段,作為重中之重的兩岸問題,六位候選人多半主張「和陸」,然而九二共識作為和陸良方,如今卻在民進黨長期惡意「抹紅」下,被台灣多數民眾排斥。如何讓藍營同溫層以外的國人重新理解並接受國民黨的兩岸路線,撕去綠營長年以來「親中」標籤的戰術,將是國民黨新主席的當務之急。
國民黨主席選舉辯論會中最被大篇幅討論的就是兩岸路線。一般認為,國民黨的兩岸路線錯亂令其錯失2020與2024兩次大選有可能得勝的機會,究竟國民黨的兩岸論述問題出在那裡,應如何重建呢?
對於國民黨主席候選人羅智強5日呼籲國民黨主席參選人,停止黨主席辯論一事,中視《庶民大頭家》主持人哈遠儀指出,國民黨應該設法擴大影響力,與泛藍、白營甚至淺綠的民眾都要有機會建立連結。國民黨桃園市議員黃敬平直言,國民黨長期被詬病的就是很多事情不敢講,不要讓人覺得國民黨老態龍鍾,好不容易有一點小起色,結果這兩天好像又吵成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