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三色號誌的搜尋結果,共17筆
桃園市龍潭區台3線中興路與五龍街路口,7月底時發生死亡車禍,1輛機車自行於該路口左轉進五龍街,與直行車發生碰撞,造成機車騎士傷重不治,現況因該路車流量大,並為閃光號誌路口,事故發生後,地方即邀集相關單位進行會勘,要求增設三色號誌改善道路現況。市府交通局回應,目前正進行流量調查及綜合評估中,預計10月中完成評估結果。
花蓮縣政府斥資4.5億元打造日出觀光香榭大道,2年多年前完工通車後,每逢雨天就會傳出機車騎士「犁田」事故。縣府建設處表示,事故通常都發生在路口處,將增加路口花崗岩石材鋪面的粗糙度提升摩擦力,並增設無號誌警示設施,提醒用路人提前放慢車速。
花蓮縣政府斥資4.5億元打造日出觀光香榭大道,全長約770米的道路都由進口花崗岩石材鋪成,3年前完工開放通車後,每逢雨天就會傳出機車騎士打滑「犁田」等事故發生。縣府建設處表示,事故通常都發生在路口,將增加路口處鋪面粗糙度提升摩擦力,也會增設無號誌警示設施,提醒用路人提早放慢車速。
有網友爆料,屏東縣內埔鄉崇文國小23日下午放學時,有學生因機車遲遲不讓行人,而只能呆站在斑馬線上等候,無法過馬路,從28秒的爆料影片可看到有10輛汽機車不停讓,對此,警方表示,將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處開罰,最高可處6000元罰鍰。
近日,社群網路上流傳一段影片,引起廣泛討論,內容描述的是屏東縣內埔鄉某間小學的學童,在傍晚時分準備返家,他們站在學校大門口的行人穿越道上,等待通過馬路,然而,當時的紅綠燈號誌並未正常運作,僅呈現黃燈閃爍的狀態,導致經過的車輛幾乎沒有駕駛願意減速或停車禮讓,使得孩子們只能無助地站在路旁,這樣的景象曝光後,立即引發網友們的強烈不滿,紛紛質疑「紅綠燈是不是裝飾品?」
全台首支「雷達感應智慧交通號誌」於新屋區中山東路一段462巷口試辦,該處道路連接台66線、114縣道,汽機車流量相當龐大,且周邊社區大樓多,導致汽騎車常無法安全出入,地方爭取智慧交通號誌路口試辦,有效改善地方交通問題。桃園市交通局表示,「雷達感應智慧交通號誌」設置經費較一般路口增設號誌需額外增加約40萬元,未來仍將優先以車流量大的幹道評估設置號誌的可行性。
國道1號幼獅交流道南出匝道,為近工業區重車出入頻繁、尖峰時段交通流量大,駕駛人下匝道都必須右轉青年路再左轉高獅路,導致車流壅塞、回堵。國民黨籍立委涂權吉表示,南出匝道壅塞已長年困擾地方,盼能改善整體路型,徹底解決地方困擾。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回應,將改善該段匝道線型,讓路型更順無須過多轉彎,減少回堵情況,工程總經費約2200萬元,預計明年底完工。
台中12歲黃姓男童3日騎腳踏車在北屯陳平公園路口前先後遭機車、休旅車撞擊傷重不治,家屬4日回到事發現場含悲招魂,黃父質疑是機車騎士速度過快導致事故發生,更哽咽表示「心都碎了!」警方訊後依過失致死罪將2名駕駛送辦,檢方訊後諭知各以3萬元交保。
台66線拚2028年全面高架化,自今年7月開始封閉6.5公里至9.1公里路段,導致原先駛於台66的車輛必須改走平面側車道,其中觀音區新華路、新屋區新文路,自封閉以來事故頻傳,多數車輛欲從台66轉入該2路口時,疑似因未注意號誌、地上停止線進而闖紅燈,與台66平面側車道車輛發生碰撞。交通部公路局北區公路新建工程分局第二工務段段長魏維男回應,增3+1警示牌面、畫設轉彎導引線,盼降低事故發生。
新莊區中正路與思源路口,該車道僅能右轉平面道路往環漢路行駛,但許多車輛會違規右轉上大漢橋,造成與正常右轉上大漢橋車流交會、堵塞,進一步衍生交通事故,對此新北交通大隊7月1日啟用科技執法設備,以提醒用路人遵守現地標誌標線號誌規範。
桃園市楊梅區三陽路與梅高路二段為T字路口,因缺乏交通號誌,且位處下坡駕駛人常因車速過快導致車禍事故頻傳。民眾抱怨,該路口車禍事故幾乎天天發生。國民黨籍議員周玉琴辦會勘,要求增設交通號誌,解決事故頻傳的問題。桃園市交通局回應,預計年底增設三色號誌改善路口。
新北市三峽區文化路與民生路段,近日因三峽警分局加裝科技執法取締不禮讓行人,新北市交通局將原本的閃黃燈改為三色號誌,但卻因秒數問題造成路口大塞車、民怨四起,交通局則表示由於將車輛通行時間部分挪用為禮讓行人,目前觀察確實容易造成交通塞車,會再滾動式檢討紅綠燈秒數。
交通部1日舉辦道安記者會,屏東縣死亡人數最多,屏東縣政府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屏縣A1(車禍當下或車禍發生24小時內有人死亡)事故發生73件、造成73人死亡,但A2(車禍有人員受傷或車禍發生24小時後有人死亡)和A3(僅車輛或財物受損)事故,均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401件及507件。屏東縣長周春米要求縣府團隊深刻檢討,並針對易肇事原因及路段加強研議改善措施。
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為交通部重要施政目標,交通部今公布最新統計,今年第一季1至3月道路交通事故有9萬7436件,造成772人死亡,未達降至759人目標,另有13萬0364人受傷,事故與死傷數皆比去年同期少,雖機車、高齡者、酒駕及兒少也都減少,但行人死亡數119人,較去年同期增加16人。
桃園市楊梅區裕成路往省道中山路方向及瑞溪路路口,原為閃光號誌,因為該路段為下坡路段,為增加路口安全性,市府交通局經過會勘,將特種閃光號誌改調為預告號誌,相關工程已於本月23日改善啟用,期盼降低路口意外及車流堵塞。
去年台北市行人發生交通事故計2886件,造成行人死亡23人,其中65歲以上長者約占87%、20人,分析原因有70%違規。北市交通局提醒,除行人遵守交通規則外,車輛也要禮讓行人,市警局交通大隊也表示,去年取締「車輛不停讓行人」2萬9945件,「行人違規」取締3萬8061件,均較前年增加,高齡行人死亡人數也逐季下降。
去年台北市行人發生交通事故計2886件,造成行人死亡23人,其中65歲以上高齡年長者20人,約占87%,且自身違規比例達70%。交通局提醒,除行人遵守交通規則外,車輛也要禮讓行人。警局交通大隊也表示,去年取締「車輛不停讓行人」2萬9945件,「行人違規」取締3萬8061件,均較前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