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油大林廠的搜尋結果,共18筆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22日展示31項研發成果,聚焦AI試產線、高值化技術與新創應用,其中「高適應性無人飛行載具」已獲得美國森林探勘100台訂單,將於森林探勘等創新應用,船舶中心衍生的新創公司梭易科,與瑞典北爾電子合作,開發船舶自動化和監控系統,讓創新研發走出實驗室、邁入市場。
高雄中油大林廠18日才剛因工場歲修操作不慎引發火警遭罰,時隔不到5天,22日又因停爐將製程氣排往燃燒塔處理,使燃燒塔冒出火光且產生明顯粒狀汙染物,再度遭罰。短短5天內就發生2次作業異常,加上5月初也疑因雷擊引發火災,國民黨高雄市議員陳麗娜要求市府應下重手,勒令停工徹查,以遏止中油高頻率工安問題對民眾安全造成威脅。
高雄中油大林廠18日才剛因第六媒組工場歲修時,操作不慎引發火警遭罰,時隔不到5天,中油大林廠22日又因重油觸媒裂解工場跳車緊急停爐,將製程氣排往燃燒塔處理,致燃燒塔冒火光且產生明顯粒狀污染物,將遭高市府環保局依《空污法》開罰。
高雄一日發生兩起工安意外!中油大林廠煉五組第六媒組工場停爐準備歲修,未料18日於法蘭盲封作業時火警,1名外包商灼傷送醫,後續待調查釐清原因;另外,阿蓮區61歲何姓男子執行回收舊鋼瓶作業時,疑因吊環斷裂,造成鋼瓶架整體脫落,墜落砸中何男頭部,持續救治中,勞工局已勒令現場停工。
中油大林煉油廠煉五組第六媒組工場18日上午發生火警,廠方緊急協助撲滅火勢,幸虧未釀嚴重災情,周邊的空汙微型感測器也沒有明顯高值,空品未受影響,但大林煉油廠未依歲修計畫書內容執行相關作業,高市府環保局將依空汙法開罰10萬至2000萬元罰鍰。
中油大林煉油廠18日上午發生火警,廠方緊急協助撲滅火勢,據了解,為煉五組第六媒組工場發生火警,該工場於6月17日已經停爐準備歲修,今日在法蘭盲封作業時引發火警,有1名外包商灼傷送醫,確實起火原因正調查中。
高雄市中油大林煉油廠今天(11日)早上9點半左右傳出火警,由於事發位置是大型油槽,高市消防局接獲報案後不敢大意,出動10車20人前往救災,到達後發現中油內部已經將火勢控制,現場沒有明顯火災狀況,據了解是油槽冒出火苗,中油人員發現後立即一邊通報一邊開始救災程序,警消到達前火勢已撲滅,警消隨後在工作人員引導下進入廠內查看,詳細起火原因待釐清。
中鼎(9933)受惠能資源及水資源循環經濟、煉油石化、台商高科技產業全球擴展等工程案量增加,自結前十月合併營收達967.39億元、年增15.94%,市場預期,在年底工程趕工旺季及高達3,000多億元的在建工程去化下,中鼎全年營收將可超過去年的1,035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山陀兒颱風肆虐高雄,強勁風勢導致各行政區路樹倒一片,市區道路滿目瘡痍,位在山陀兒颱風登陸地的中油大林廠第三燃燒塔也不敵17級強風,應聲倒塌,幸虧無造成人員傷亡,對此,中油表示,該燃燒塔原已依排程停用進行檢修作業中,該裝置停用未影響任何作業,但損失金額待估。
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以「淨零生態圈形塑與商機」為題,發表專題演講時強調,淨零不是一個成本的概念,而是一個經濟概念,因此,高雄推動淨零減碳,是以淨零產業鏈的概念推動,兼顧淨零目標與經濟發展。
台灣中油大林煉油廠2022年10月深夜氣爆,嚇壞周邊居民,大火還引發濃煙,遭高市府環保局依《空氣污染防制法》開罰500萬元。中油認為意外只是「故障」引起可免罰,不服提訴遭駁回,又提行政訴訟。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認為,中油管理明顯有疏失才導致意外、空汙發生,裁罰有理,判中油敗訴,可上訴。
台灣中油公司2021年6月因高雄大林廠外海浮筒漏油案,造成海洋大面積汙染,海洋委員會當時認為中油處理態度消極,陸續開出2張罰單共250萬元。此官司纏訟3年,剩下一張150萬元罰單已進入和解階段,海委會主委管碧玲10日轉誇中油近來頗有作為,是海洋汙染防治的模範生。
海洋委員會7/10早上,於高雄外海舉行「113年中油大林廠外海浮筒漏油緊急應變實兵演習」,此場演習是由海洋委員會邀集內政部、交通部、高雄市及屏東縣政府,攜手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辦理的全國性、跨部會海洋污染緊急應變實兵演練,以提升海污災害之應變能量。
台灣中油公司於2021年6月因大林廠外海浮桶漏油案,海洋委員會當時認為,中油在發生漏油事件後與事發後未及時清理油汙,於同年7月陸續裁罰100萬與150萬元罰鍰。其中,100萬元罰單於去年5月被高雄高等行政法院駁回上訴,中油已繳清;對於另一筆150萬元的罰單,海委會主委管碧玲今(10)日透露,會用和解來處理這個訴訟。
高雄市工業會於2日假漢來成功店金龍廳舉辦第16屆第一次會員大會並改選新任理監事,會員踴躍出席氣氛熱烈,會議由理事長陳哲生擔任主席,會中並邀請臺灣金控公司董事長沈榮津(前行政院副院長)做專題演講,沈榮津對於台灣產業發展現況包括:產業轉型、能源轉型及投資台灣均有精闢的分析,他並鼓勵工業界為國家經濟發展所做的貢獻。
南高雄地區缺乏醫學中心,過去有高壓氧治療需求的病患需舟車勞頓到北高雄的大型醫院就醫,而小港醫院在市轄的最南端,鄰近中鋼、中油、台電等傳統石化鋼鐵產業園區,收治許多複雜外傷與職傷患者,考量患者傷口照護許求日益增加,籌備許久的「高壓氧暨先進傷口治療中心」今日正式成立。
高雄市是台灣工業重鎮,高市府於2022年成立「產業淨零大聯盟」、2024年成立「淨零學院」均希望以產業鏈角度,「以大帶小」推動減碳合作及交流。考量碳捕捉再利用、封存(CCUS)為淨零關鍵技術,環保局5日與中鋼、中油、台電、台塑、李長榮、金屬中心、工研院、專家學者至長春集團大發廠執行碳捕捉再利用實廠交流。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為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14項目標:「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生態系,確保生物多樣性,防止海洋環境劣化」,製作「友善海洋生物」、「守護海洋的最佳防線」等3門數位課程,讓民眾在家就能透過網路探索海洋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