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交互感染的搜尋結果,共09筆
台中市東勢等地區是梨子重要產區,繼年初遭受寒害,3、4月又有赤星病蔓延,導致近期採收的「豐水梨」品種平均減產3、4成,農民則盼移除赤星病寄主植物龍柏,以降低病害發生。市府農業局25日指出,經盤點東勢等6大梨產區約有3500多棵龍柏,除宣導公私單位移除、移植龍柏,也會以藥劑防治。
一名70歲陳先生,過去3個月出現嚴重搔癢性皮疹,夜間症狀尤其嚴重,自行塗抹濕疹藥膏症狀卻未改善。就醫檢查後,在皮膚刮屑中發現上千隻「疥蟲」,同住家人也陸續出現類似症狀,診斷為嚴重「結痂型疥瘡感染」,經口服、外用抗疥蟲藥物治療約1個月,搔癢才獲得改善。
國外C肝高盛行族群是靜脈毒癮、愛滋及監獄受刑人等特殊族群,在台灣則以早期使用消毒不全的針具交互感染為主。除此以外,在台灣還有其他的C肝中度危險族群是慢性病共病病患。從C肝根除成果卓越的彰化縣數據得知,腎臟病患C肝盛行率高達6.6%、糖尿病患6.1%,心血管疾病患者則有6.3%,且多集中50歲以上慢性病患。對比於30歲以上的一般大眾的盛行率3%,明顯偏高。
我國青少年性病問題已達警戒程度。國教行動聯盟15日指出,近10年我國15至19歲女性感染梅毒病例,激增53倍,淋病病例也增長,低齡化趨勢明顯,呼籲政府立即啟動跨部會青少年性健康防治計畫;醫師提醒,梅毒若不治療,嚴重恐損傷心臟和神經系統,甚至死亡,青少年須注意安全性行為。
國教行動聯盟於今(15)日揭露我國青少年性病問題已達警戒程度。依照調查數據顯示,15到19歲女性感染梅毒病例呈現低齡化趨勢,在近10年間激增53倍,從2014年4例暴增至2024年211例;馬偕醫院婦產科醫師黃建霈表示梅毒沒有立刻獲得治療嚴重恐惡化至第三、第四期,損傷心臟和神經系統,提醒青少年安全性行為,且性伴侶也要治療,避免「乒乓球」效應,不斷交互感染,才能保護自己。
才剛開學,小心腸病毒,國內感染科權威黃立民表示,今年腸病毒罕見的從來沒有消失退流行過,即使暑假也處在流行期,至今疫情高居不下,每逢九月開學會出現第二波的腸病毒,恐怕會比過去更嚴重,且即使近期改為流行克沙奇A型,仍有重症的風險,提醒上學前若有發燒應避免進入校園。
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今年首度在通霄海水浴場舉辦沙雕藝術節活動,假日湧入上萬人潮,是當地30年來難得盛况,縣長鍾東錦16日在縣務會議中特地提出表揚,並希望各鄉鎮也能夠提出促進地方觀光發展的構想,縣府絕對配合支持。
台北市社會局今日下午將1歲男童遭虐死案的專案檢討報告書送達台北市議員辦公室,其中詳述案件發生的來龍去脈,報告中也揭露,案發後社會局在去年12月26日派員到場調查時,發現當下環境雜亂、瀰漫濃濃菸味,劉姓保母對犯行也矢口否認,之後劉姓保母在今年1月9日遭警方羈押。
網紅晚安小雞、阿鬧日前在柬埔寨拍攝遇襲、遭搶劫系列造假影片,被柬國法院判處2年徒刑,外傳當地監獄環境備不佳。對此,資深媒體人林裕豐曝光更多相關細節,直呼「兩位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