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人口負成長的搜尋結果,共50

  • 小心買屋變負資產!新北1地區空屋率近3成 專家曝高風險3特徵

    小心買屋變負資產!新北1地區空屋率近3成 專家曝高風險3特徵

    台灣人口結構快速老化、少子化問題日益嚴峻,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台灣人口數為2331萬人,已連續21個月負成長。從日本經驗來看,當人口流出、需求萎縮,原本位於都市邊陲或鄉村地區的住宅資產,很容易出現價格下滑甚至淪為「負資產」的現象。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指出,這樣的隱憂,也正逐步在台灣上演,新北萬里區低度使用住宅比率(即空屋率)都已經達29.83%。

  • 小心買屋變負資產!新北1地區空屋率近3成 專家曝高風險3特徵

    小心買屋變負資產!新北1地區空屋率近3成 專家曝高風險3特徵

    台灣人口結構快速老化、少子化問題日益嚴峻,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台灣人口數為2331萬人,已連續21個月負成長。從日本經驗來看,當人口流出、需求萎縮,原本位於都市邊陲或鄉村地區的住宅資產,很容易出現價格下滑甚至淪為「負資產」的現象。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指出,這樣的隱憂,也正逐步在台灣上演,新北萬里區低度使用住宅比率(即空屋率)都已經達29.83%。

  • 元智大學老人福祉科研中心主任徐業良:高齡科技研發 要重落地應用

    元智大學老人福祉科研中心主任徐業良:高齡科技研發 要重落地應用

     元智大學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徐業良出席本報15日舉辦的「數位賦能,銀髮新契機」論壇指出,高齡科技的重點是設計而非科技,要為照顧者設計動機,產生使用行為。目前沒有智慧高齡科技產品成功走入居家,產業界的下一步,就是要努力讓智慧照顧系統進入居家。

  • 社評/參與十五五的中國現代化轉向

    社評/參與十五五的中國現代化轉向

     今年是大陸「十四五規劃」收官年,北京宣稱多項指標提前達標,從養老保險覆蓋率到5G建設,皆展現制度與技術成果。然而收官並不完美:青年失業居高不下、房市持續探底、地方債務累積、人口負成長成為結構現實。十四五的成功在技術與基建,未竟之業在制度與社會,這張成績單為十五五埋下挑戰,也促使中國重新定義現代化。

  • 旺報社評》參與十五五的中國現代化轉向

    旺報社評》參與十五五的中國現代化轉向

     今年是大陸「十四五規劃」收官年,北京宣稱多項指標提前達標,從養老保險覆蓋率到5G建設,皆展現制度與技術成果。然而收官並不完美:青年失業居高不下、房市持續探底、地方債務累積、人口負成長成為結構現實。十四五的成功在技術與基建,未竟之業在制度與社會,這張成績單為十五五埋下挑戰,也促使中國重新定義現代化。

  • 四萬美元的虛幻

    四萬美元的虛幻

     依主計總處估計,2026年台灣每人GDP將升至4萬美元,看似好事,其實不然。人們普遍認為每人GDP愈高就是愈有錢,這樣的解讀雖不正確,卻已深植人心,加以政治人物的倡議,使得這項指標愈發撲朔迷離。

  • 《國際社會》矢志成為AI強國 韓2026總預算大增

    路透社報導,韓國政府明年預算大幅度增加,漲幅是四年以來最大,原因是韓國新上任的總統希望,藉由大規模對人工智慧AI的投資,能夠拉抬韓國未來的經濟成長。這份總預算草案,將遞送給目前由執政黨共民主黨(DP)所掌控的國會批准。

  • 民進黨黨綱被挖出 驚見「減少生育率」 網:只要優質青鳥?

    民進黨黨綱被挖出 驚見「減少生育率」 網:只要優質青鳥?

    台灣少子化問題嚴重,藍委陳菁徽直指「生不如死」,已連19月人口負成長;質疑台灣生育率亞洲、全球倒數第一,政府卻漫不經心毫無對策。有人發現,民進黨黨綱竟寫有「人口政策應重視提高人口素質,減少生育率」等方針。網友直酸民進黨唯一KPI績效爆炸的就是少子化辦公室。

  • 人口連19月負成長 邱泰源提4對策:育兒家庭優先提供社宅

    人口連19月負成長 邱泰源提4對策:育兒家庭優先提供社宅

    內政部昨公布最新戶口統計資料,我國截至7月底,已連續19個月人口負成長。衛福部長邱泰源今(9日)提出政府的4方向作為,減少育兒負擔、增進母嬰健康、其他部會協力、提高婚育意願。他舉例,「育兒父母要優先提供社會住宅,這也是一個方向,可以來討論」。

  • 野村投信:AI題材長多不變

     輝達宣布在台設立AI總部,推升台灣至全球AI供應鏈關鍵地位,台股因AI供應鏈受惠而奮起,相關供應鏈業績將持續成長。野村投信表示,雖然台股8月將面臨新版對等關稅、潛在半導體關稅威脅,以及匯損與訂單下滑風險,短期或有回檔,但中長期AI驅動生產力循環趨勢不變,加上聯準會2026年有望啟動降息循環,「經濟成長+資金行情」有望推動2026年股市多頭,建議投資人把握短線修正機會分批布局,聚焦AI伺服器、先進封裝與弱勢美元受惠內需股等具成長潛力領域。

  • 停車位成長速度比人多!北市坡道平面停車位近10年大漲14% 優於人口負成長逾7%

    最新實價登錄資訊顯示,寸土寸金、停車位一位難求的台北市,坡道平面停車位炙手可熱,每位成交行情平均達264萬元,年漲1.54%,已經連續9年持續攀升,累計近10年已大漲14%,遠優於人口負成長逾7%,顯示停車位身價飆漲速度比人口成長更多。

  • 不想生 打臉Team Taiwan

    不想生 打臉Team Taiwan

     今年6月出生數為8968人、死亡數為1萬6554人,又是一個「生」不如「死」的月份,台灣人口已連18個月人口負成長了。依內政部10日公布2025年6月戶口統計資料,截至今年6月底人口總數為2334萬6741人,比去年同期減少6萬6158人,較5月則減少8729人,平均每天減少181.25人。

  • 海納百川》台灣生育率創超低 賴政府羞喊Team Taiwan(鐘重發)

    海納百川》台灣生育率創超低 賴政府羞喊Team Taiwan(鐘重發)

    今年6月出生數為8968人、死亡數為1萬6554人,又是一個「生」不如「死」的月份,台灣人口已連18個月人口負成長了。依內政部10日公布2025年6月戶口統計資料,截至今年6月底人口總數為2334萬6741人,比去年同期減少6萬6158人,較5月則減少8729人,平均每天減少181.25人。

  • 房市熱門關鍵字「少子化」 學區房仍保值嗎?

    房市熱門關鍵字「少子化」 學區房仍保值嗎?

    龍年一直被視為「好命年」,傳統上這一年出生的孩子往往被認為較有福氣,因此過去龍年的出生率普遍較高,例如2012年龍年,台灣粗出生率達9.86‰,為十二生肖之首。不過,隨著社會變遷,生育意願持續下滑,少子化問題日益嚴峻,2024年新生兒數不僅低於虎年與兔年,更創下歷史新低,粗出生率僅5.76‰,再度刷新紀錄。(延伸閱讀:蛇年來了!台灣出生率持續探底 小宅當道成房市主流)

  • 房市熱門關鍵字「少子化」 學區房仍保值嗎?

    房市熱門關鍵字「少子化」 學區房仍保值嗎?

    龍年一直被視為「好命年」,傳統上這一年出生的孩子往往被認為較有福氣,因此過去龍年的出生率普遍較高,例如2012年龍年,台灣粗出生率達9.86‰,為十二生肖之首。不過,隨著社會變遷,生育意願持續下滑,少子化問題日益嚴峻,2024年新生兒數不僅低於虎年與兔年,更創下歷史新低,粗出生率僅5.76‰,再度刷新紀錄。(延伸閱讀:蛇年來了!台灣出生率持續探底 小宅當道成房市主流)

  • 府會合作 共創美好桃園

    府會合作 共創美好桃園

    桃園正處建設期,各項重大建設快速發展,桃園也是多元族群融合的城市,在市長張善政上任後,推動多項社福、教育政策獲得市民肯定,議長邱奕勝期許張市府秉持務實精神,讓各項工程如期如質完成,並持續推動創新社福政策,提升市政建設及市民生活品質。

  • 長者勞參率低落 鼓勵延緩退休

    長者勞參率低落 鼓勵延緩退休

     根據勞動部統計,我國65歲以上高齡者勞動力參與率不到10%,低於香港的13.6%、日本的25.7%、新加坡的31.5%,更遑論韓國的38.3%。勞動部表示,目前政策導向是「屆齡退休者延緩退休」,希望企業雇主繼續雇用,另外也鼓勵退休後再就業。

  • 新北18區人口負成長 蘆洲跌破20萬

    新北18區人口負成長 蘆洲跌破20萬

     新北市2024年11月總人口雖較去年成長近6000人,但29個行政區中,有18個行政區人口呈現負成長,偏鄉地區無一倖免,樹林、蘆洲、中和人口流失都逾千人,蘆洲更跌破20萬人,與日前歡慶人口突破20萬的淡水形成強烈對比。民政局分析,主因受生育率持續下降影響。議員促市府提出更多誘因,吸引年輕世代定居、敢生敢養。

  • 「罷傑行動」啟動! 不滿許智傑當選立委就落跑要他滾蛋

    「罷傑行動」啟動! 不滿許智傑當選立委就落跑要他滾蛋

    民進黨高市鳳山區立委許智傑有意爭取2026高雄市長提名,但罷免許智傑連署總部發起人朱磊今(18)日正式宣布啟動「罷傑行動」,他不滿許在鳳山26年卻讓鳳山發展退步,如今竟要帶職參選市長,若不自行辭職,就讓人民罷免請他滾蛋。對此,許智傑說,會正面迎戰、不會畏懼。

  • 蘇巧慧曝參選願景 喊「讓新北跟高雄一樣」 網驚:先不要

    蘇巧慧曝參選願景 喊「讓新北跟高雄一樣」 網驚:先不要

    民進黨2026縣市長初選悄然開打,被看好出戰新北的的民進黨立委蘇巧慧29日透露,自己有跟父親、前行政院長蘇貞昌請益,似已表態參選。談到對選區的願景,蘇巧慧提到「要讓新北跟高雄一樣!」粉專「政客爽」直呼,高雄負債高達2387億,人口負成長,新北應該不想成為高雄。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