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人行地下道的搜尋結果,共30

  • 打造交通安全教育 北投福星公園推自行車教學區

    打造交通安全教育 北投福星公園推自行車教學區

    台北市北投市福星公園「交通教學區與地下停車場」6日啟用,集交通安全教育、 停車服務與社區綠化於一體,園區結合1比1真實比例道路環境與互動式教學設計,讓親子在 遊戲中學習交通安全知識。副市長李四川出席活動表示, 不僅提升學童交通安全意識,更促進家庭共學與社區連結,讓公園兼具教育與休憩功能,交通安全的推動,需要從小扎根、從社區開始。

  • 公館圓環施工工程首上班日 李四川7點坐鎮揭交通「神操作」

    公館圓環施工工程首上班日 李四川7點坐鎮揭交通「神操作」

    台北市「公館圓環拆除及地下道填平工程」於13日凌晨0時正式開工,工程第1階段辦理人行地下道及車行地下道分層封填。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一早7時就到現場坐鎮視察,李四川表示,主要的措施是包含公車先行、增加10至20位警力指揮,並在號誌管控下,有達到預期效果,車流大都可以消化掉。

  • 公館圓環施工填平地下道首上班日 直擊尖峰時段實況

    公館圓環施工填平地下道首上班日 直擊尖峰時段實況

    台北市「公館圓環拆除及地下道填平工程」於13日凌晨0時正式開工,15日為首個上班日,是否塞車引起關注。記者於早上8時尖峰時段從公車台大醫院站搭乘到師大分部站,一路雖然車多但並未有塞車情形,經過圓環周圍也沒有動彈不得的景象。

  • 民眾抗議拆公館圓環捧蔣萬安「遺照」 她開嗆:檢察官要不要辦

    民眾抗議拆公館圓環捧蔣萬安「遺照」 她開嗆:檢察官要不要辦

    北市府昨(13)日0時啟動拆除公館圓環作業,前段作業為填平公車專用地下道,「守環」民團在中間路段聚集抗議,期間有抗議者舉著台北市長蔣萬安的「遺照」。對此,國民黨台北市議員王欣儀質疑,這難道不是死亡威脅?檢方要不要同樣辦理?

  • 台北 公館圓環開拆 李四川:拚1個月完成

    台北 公館圓環開拆 李四川:拚1個月完成

     台北市政府13日0時開始啟動拆除公館圓環,除全線灌漿封閉公車地下道外,也同步封閉人行地下道出入口,市府原預估拆除工期約65天,副市長李四川到場視察後表示,最遲應該1個月內能全部完成。針對15日周一上班尖峰可能造成交通壅塞,交通局長謝銘鴻表示,會延長羅斯福路綠燈秒數舒緩車潮,並與新北市聯合管制交通。

  • 公館圓環拆除作業啟動 北市交通局長:以安全為第一考量

    公館圓環拆除作業啟動 北市交通局長:以安全為第一考量

    北市府13日0時正式啟動拆除公館圓環作業,車行地下道灌漿封閉施工作業,人行地下道出入口亦同步封閉,整體工程預計於11月16日完工。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也擔任副指揮官,12日晚間坐鎮應變中心和相關局處開會討論細節事項、公務協調。北市工務局也提醒,已正式展開第一階段的灌漿工程,用路人行經羅斯福路4、5段與基隆路4段周邊時,請減速慢行、注意交通動線指引。

  • 公館圓環9/13開拆 北市交通局:永和、新店民眾提早改道

    公館圓環9/13開拆 北市交通局:永和、新店民眾提早改道

    北市府13日將拆除公館圓環並填平公車專用地下道,工期共計65天,預計於11月16日完成。北市新工處表示,建請用路人提前分流並注意相關交維指引依序通行,「永和區」建議行駛永福橋,經由汀州路3段銜接辛亥路;「新店區」則建議經由景隆街銜接興隆路2段,續行辛亥路銜接基隆路。

  • 公館圓環9/13開拆 雙北聯合監控

    公館圓環9/13開拆 雙北聯合監控

     台北市公館圓環13日將開始拆除並填平公車專用地下道,北市交通局9日強調,以民眾行車安全為優先考量拆圓環,且必須填平地下道,否則工期將從2個月延長至2年,交通局長謝銘鴻表示,施工期間必然會塞車,將與新北市透過「公館專案聯合監控平台」協調,由交控中心即時監測路況,藉由調整綠燈秒數及加強取締違停等措施,讓衝擊降到最低。

  • 拆公館圓環 北市:不填地下道工期恐暴增2年 將專案監控降衝擊

    拆公館圓環 北市:不填地下道工期恐暴增2年 將專案監控降衝擊

    北市府13日將拆除公館圓環並填平公車專用地下道,但有部分民眾及民團表示反對。北市交通局9日表示,公館圓環以民眾安全為優先考量確定會拆,若不填平地下道工期將從2個月暴增至2年。交通局長謝銘鴻坦言,施工期必然會塞車,已與新北市交通局透過「公館專案聯合監控平台」協調,由交控中心即時監測路況,透過調整綠燈秒數及加強沿線違停取締等措施,將衝擊降到最低。

  • 高雄 國小地下道變路障 7月期滿開拆

    高雄 國小地下道變路障 7月期滿開拆

     高雄市苓雅區中正國小周邊的建國一路上,有早年為方便學童與行人通行的人行地下道,然而該地下道6年前已封閉停用,這也迫使行人路過必須繞道通行,地下道反而成為人行道上的大型障礙,民代呼籲盡快拆除,高雄市工務局表示,將於7月1日使用期滿後拆除。

  • 基隆城隍廟地下道重現光彩 玻璃磚打造「永續的光盒子」

    基隆城隍廟地下道重現光彩 玻璃磚打造「永續的光盒子」

    基隆市政府與國泰世華銀行攜手,重新整修原本忠一路、孝二路口的城隍廟人行地下道,透過強化採光的玻璃磚與設計,讓基隆市港區的景觀改造呈現新的面貌。基隆市長謝國樑表示,將配合持續推動忠一路既有建築重塑計畫,為基隆市容再添新意。

  • 勇闖地下道?愛車卡入口動彈不得 慘遇拖吊失敗「一路向下」

    勇闖地下道?愛車卡入口動彈不得 慘遇拖吊失敗「一路向下」

    新北市樹林區長壽街14日中午12時許發生一起交通事故,1名63歲的王姓女駕駛疑路況不熟,把車開至人行地下道,導致整輛車卡在出入口,所幸王女自行脫困,沒想到前來協助脫困的拖吊車,因拖吊失誤,整輛車直接滑到地下道底部,王女愛車慘遭二次傷害。

  • 高雄 地下道遭惡搞 詭異紅光嚇人

    高雄 地下道遭惡搞 詭異紅光嚇人

     高雄市大寮區台鐵後庄車站,因站體旁鐵道穿越而設有人行地下道,近日里長、民代反映地下道遭噴漆塗鴉,甚至連燈罩都不放過,造成現場散發詭譎紅光、讓經過民眾不禁毛骨悚然。但經向高市府通報,近3周竟無人聞問。高雄市工務局15日回應,會盡快修復,並已報警查緝犯案對象。

  • 高雄後庄車站地下道噴漆超詭譎 設備遭破壞工務局報警查辦

    高雄後庄車站地下道噴漆超詭譎 設備遭破壞工務局報警查辦

    位於高雄市大寮區的後庄車站,因受鐵路分割影響設有人行地下道,卻遭地方居民、民代反應於去年底就遭噴上紅漆,甚至連燈罩都被噴滿,釀整個地下道紅光瀰漫氣氛詭譎,去年12月28日通報至今無人處理,高雄市工務局回應已派員處理,確認燈罩損毀將替換更新;警方也說已接獲報案,正積極調查中並加強巡邏。

  • 桃園楊梅地下道髒亂漏水恐成治安死角 地方籲整體改善

    桃園楊梅地下道髒亂漏水恐成治安死角 地方籲整體改善

    桃園市楊梅區大成路、中山路連通的人行地下道為周邊國中、國小學生常用的交通要道之一,但地下道不僅漏水,牆面更被塗鴉,民眾憂心成為治安死角,國民黨籍議員周玉琴接獲家長陳情,地下道不僅髒亂、漏水,燈光略昏暗,學生都不太敢走。桃園市養工處回應,地下道由楊梅區公所負責維管,將列入明年度的改進修繕計畫,預計明年爭取到經費後開始修繕。

  • 桃園地下道昏暗濕滑學童不敢走 牆壁遭亂塗鴉淪治安死角

    桃園地下道昏暗濕滑學童不敢走 牆壁遭亂塗鴉淪治安死角

    國民黨桃園市議員周玉琴今總質詢,針對使用45年的楊梅區大成路、中山路人行地下道,不但地上濕滑而且空間昏暗、牆面塗鴉陰森恐怖,恐淪為治安死角,行人視為畏途,周玉琴要求市府全面改善永續使用。工務局長汪在宙允諾會勘後全盤改善。

  • 康芮撲台!嘉義市府嚴陣以待 2時間點決定颱風假

    康芮撲台!嘉義市府嚴陣以待 2時間點決定颱風假

     強颱康芮直撲台灣,中央氣象署今天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嘉義市政府總動員做防颱整備,市長黃敏惠在嘉義市災害應變中心開整備會議時提到,市府將視今晚7時、9時的風雨預測,再決定明日上班、上課相關訊息。

  • 山陀兒來勢洶洶是否停班課? 嘉義市:最快今晚7點宣布

    山陀兒來勢洶洶是否停班課? 嘉義市:最快今晚7點宣布

    山陀兒颱風來勢洶洶,目前預估周二、周三對嘉義地區影響最劇,嘉義市政府已完成所有抽水機布設及測試,備妥2497包沙包,1000包太空包,部分沙包已送至東區公所、西區公所指定暫置地點,供市民就近取用,另3處水防道路路邊停車格自10月1日12點起禁止停放車輛,至於民眾最關心明天周二(10月1日) 是否有颱風假?市府預告,最快今晚7點多就會宣布。

  • 常德街人行地下道工程已完工  捷運站直通中山南路 無障礙通行更友善

    常德街人行地下道工程已完工 捷運站直通中山南路 無障礙通行更友善

    臺北市中正區常德街歷經2年施工於113年度展現計畫成果,現在搭乘捷運從台大醫院站出來後要到台大醫院東址及外交部等中央行政大樓的民眾,可以不用再從地下層上到地面等紅綠燈穿越中山南路,或是又再下樓梯才能經由中山常德地下道通往,全程均可行走在地下通道,提供行人更順暢更舒適的通行環境,工務局新工處順利完成新設捷運連通道、延伸服務範圍至中山南路東側,達成分散地面層人流量、提升既有中山常德地下道使用率目標。

  • 北市滯洪池難解淹水困境 審計部:1年仍淹至少7次

    北市滯洪池難解淹水困境 審計部:1年仍淹至少7次

    隨著全球氣候日益極端,台北市近期也面臨多次豪大雨,中央氣象署今(31)日下午針對台北市也發布大雨特報,不過根據審計部審核報告指出,去年截至11月,台北市因暴雨而發生積淹水15公分以上者計有41次,其中更有地點位在新建滯洪池範圍內仍常淹水,2023年至少就7次積淹水,要求北市府針對易淹水區域強化排水防洪效能檢討改進。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