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住宅政策的搜尋結果,共358筆
桃園市政府積極建設社會住宅,桃園市住宅發展處近期完成「大園區橫埔段社會住宅」規畫與監造案決標,大園區航空城將推出近1000戶的社宅,也是該行政區首件社宅案,全案興建費用初估要89億8000多萬元,也將是全桃園最大社宅基地,預計民國116年下半年開工、120年完工啟用。
桃園市政府積極建設社會住宅,桃園市住宅發展處近期完成「大園區橫埔段社會住宅」規畫與監造案決標,大園區航空城將推出近1000戶的社宅,也是該行政區首件社宅案,全案興建費用初估要89億8000多萬元,也將是全桃園最大社宅基地,預計民國116年下半年開工、120年完工啟用。
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是依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設置條例設置之行政法人,依行政法人法第2條及其立法理由,行政法人為執行涉公權力行使之特定公共事務之公法人,該中心執行內政部指示辦理同條例規定之社會住宅業務所取得之公有房屋具公益性,得比照契稅條例第14條第1款規定,免徵契稅。
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是依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設置條例設置之行政法人,依行政法人法第2條及其立法理由,行政法人為執行涉公權力行使之特定公共事務之公法人,該中心執行內政部指示辦理同條例規定之社會住宅業務所取得之公有房屋具公益性,得比照契稅條例第14條第1款規定,免徵契稅。
長照3.0明年上路,隨著財劃法修正,地方反映中央大砍長照補助經費。衛福部今澄清,中央長照基金補助地方增加103.4億元,較去年成長19.34%;不過因明年房地合一所得稅撥補地方政府提高至11%,導致中央長照基金收入減少近9億元,因此請地方政府增加投入自籌款,主要影響給支付服務部分。
中華民國租賃住宅服務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簡稱租賃住宅全聯會)日前舉辦第三屆理事長交接暨理監事授證典禮。第一、二屆理事長鄭俊杰正式將印信交接予新任理事長劉貞君。劉貞君提出全聯會3大發展方向,包括制度化、專業化,以及社會化。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將卸任,他也在30日特別以銀光好居行動聯盟創辦人身份舉行「好居學院啟動儀式暨銀光好居標章授證典禮」。朱立倫指出,雖然他卸任國民黨主席,但是擔任銀光好居行動聯盟主席是延續的,他永遠是推動高齡友善居住志工。
面對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的趨勢,桃園市政府持續推動高齡友善與跨世代共居的住宅政策,積極打造全齡共享的生活環境。桃園市「中壢一號」社會住宅30日獲頒「2025銀光好居五星標章」殊榮,展現「宜居桃園」的實踐成果。
內政部國土署近日發布全台包租代管戶數突破10萬戶的消息,引發社會關注;時代力量表示,這對台灣的房屋市場改革當然是好消息,但真正的問題是,政府的社會住宅政策卻陷入停滯,賴清德總統上任逾1年,至今尚未核定任何一戶新社宅。
面對持續增長人口,桃園市政府持續推動社會住宅政策,近期「蘆竹區誠聖段社宅」專案管理暨規畫案決標,預計提供近800戶社宅,透過社宅整合居住、社福與商業機能,也是結合航空城發展的指標案。都發局表示,誠聖段社宅總經費約70億元,預計2027年動工,屆時蘆竹區社宅總量累積將至1987戶。
現行《危老條例》將在2027年5月底屆期,內政部正著手研擬《危老條例》修正草案,並召開多場產官學會議。據悉,新版危老條例規劃「2限制、1新增」,包括:一、限制適用對象不得位於都市計畫工業區,且住宅比例須達2/3,二、限制小基地容獎上限,增訂面積未達500平方公尺者,下修其申請容積獎勵不超過基容1.2倍或原容積1.1倍。同時,也新增社宅容積獎勵,重建面積500平方公尺以上提供社宅或社福設施者,擬另給與15%容獎,且不受獎勵上限限制。
桃園人口持續增長,市府持續推動社會住宅政策,近期「蘆竹區誠聖段社宅」專案管理暨規畫案決標,預計提供近800戶社宅,透過社宅整合居住、社福與商業機能,也是結合航空城發展的指標案。都發局表示,總經費約70億元,預計2027年動工、2030年完工,屆時蘆竹區社宅總量將累積至1987戶。
面對持續增長人口,桃園市政府持續推動社會住宅政策,近期「蘆竹區誠聖段社宅」專案管理暨規畫案決標,預計提供近800戶社宅,透過社宅整合居住、社福與商業機能,也是結合航空城發展的指標案。都發局表示,誠聖段社宅總經費約70億元,預計2027年動工,屆時蘆竹區社宅總量累積將至1987戶。
內政部國土署近日發布全台包租代管戶數突破10萬戶的消息,引發社會關注;時代力量表示,這對台灣的房屋市場改革當然是好消息,但真正的問題是,政府的社會住宅政策卻陷入停滯,賴清德總統上任逾1年,至今尚未核定任何一戶新社宅。
行政院繼推動婚育住宅政策後,9月再為育兒祭出催生新政,除持續推動此前已實施的人工生殖、凍卵補助、首期孕、假期彈性應對養等措施,新推動者包括:簡化各種不同保險生育給付,調整中央統一每一胎兒補助10萬元,同時與地方既有的補助兼容,及推動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3.0與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等「好孕」三大方案,希望讓新生嬰兒人數止跌回升。
總統賴清德有意加大都更腳步,國家住都中心董事長花敬群提出創新做法表示,應仿日本大商社,由金融業帶頭結合都更整合專案團隊,籌組一支系統性且強大的都更危老金融服務平台,可讓危老或都更這兩年再衝出新一波可觀的動能。至於引進民間資金參與社會住宅,除長期經營出租型社宅外,可在住宅法修法納入地上權型態社宅,雙軌並進,提高民間參與社宅意願。
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赴日本參訪,並與知名綜合建設企業「大成建設株式會社」簽署合作意向書(MOU),共同推動預鑄工法在台灣社會住宅建設之應用,期望藉由引進國際成熟經驗,促進國內營建產業升級與技術轉型。
國家住都中心30日赴日本與知名綜合建設企業—「大成建設株式會社」簽署合作意向書(MOU),共同推動預鑄工法在我國社宅建設之應用,期藉引進國際成熟經驗,促進國內營建產業升級與技術轉型。國家住都中心指出,未來攜手大成建設,除技術引進外,也將聚焦於設計準則研議、施工經驗共享與專業人才培訓等,提升社宅預鑄施工品質,推動國內營建產業朝向「工業化、模組化、永續化」邁進。
桃園捷運綠線G12、G13、G14車站周邊將進行土地開發案,為搜集民意作為後續都市計畫參考,桃園市都發局29日於蘆竹區公所辦理公開展覽說明會,現場湧入近1000人。都發局表示,10月2日將於桃園區公所再舉辦1場,後續將召開桃園市都市計畫委員會,統整民眾意見併案審議,審議通過後將報內政部審議,再接續啟動區段徵收作業。
台灣超過30年以上的老屋有高達500萬戶,加上人口高齡化,面臨「人屋雙老」窘境,內政部推出老宅延壽、虛坪改革、近零碳建築3大政策改善,今(24)日到高雄舉辦說明會,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出席介紹,政策目標是希望讓老屋更舒適安全,且改善過去台灣建案虛坪嚴重問題,有助於促進居住正義。對此,民眾看好老屋翻新希望,但也擔心大樓管委會意見難以整合,若政策誘因不足恐仍窒礙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