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住院率的搜尋結果,共67筆
肺炎長年位居台灣十大死因第三位,每逢秋冬更隨著流感及多種呼吸道病毒活躍,對高齡長者與慢性病患者威脅甚大。為守護社區健康、提醒民眾及早防護,亞東醫院響應世界肺炎日,舉辦「世界肺炎日民眾衛教活動」,藉由淺顯易懂的衛教講座與互動問答,帶領民眾深入了解肺炎預防與疫苗接種觀念。亞東醫院副院長彭渝森指出,肺炎並非無法對抗,只要「提早預防、正確識別、及時治療」,就能大幅降低風險,守護家人健康。
天氣轉涼,呼吸道疾病疫情升溫。疾管署統計,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每周感染案例數已超越新冠,成為僅次於流感的第2大呼吸道疾病。醫師指出,長者、幼兒、慢性病高風險者,感染RSV容易引發重症,打疫苗是唯一預防方式,呼籲高風險族群、準媽媽接種疫苗,保護自己及母嬰。
國內流感疫情還在高點,醫師觀察,近日卻是肺炎的病患越來越多,北市聯醫醫師姜冠宇指出,最近急診沒有驗到,但是住院後陽性而導致院內感染的事件也開始發生,他指出,感染流感後,兩周內肺部巨噬細胞會降低非常多,有人從此「肺炎一直來敲門,且每隔一段時間就來敲門」,他強調,流感絕對不是單純的呼吸道疾病,仍應準時接種疫苗。
國內流感疫情持續升溫,疾管署預告,整個十月都是高點,但家有新生兒的家長,除了要小心流感、新冠夾擊,更要留意另一個大魔王!感染科權威黃立民今(16)日提醒,新生兒感染RSV後的急診與住院率是流感的16倍、死亡率高出5倍,是造成一歲以下嬰幼兒死亡的主因之一,呼籲完成「左流右新」接種疫苗以外,也應該積極預防RSV
金門地區今年度的公費流感疫苗與新冠疫苗已於10月1日開打!各鄉鎮衛生所皆陸續湧進眾多長者排隊等候接種,現場提供3價流感與新冠莫德納LP.8.1疫苗;衛生局表示,2種疫苗可於同一天或間隔任何時間施打於不同部位上,「左流右新,健康安心」,輕鬆獲得兩種保護力,守護自己及家人健康。
糖尿病患者若同時感染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住院率恐高出3倍!醫師提醒,糖友免疫力原本就較低,一旦帶狀疱疹病毒活化,不僅血糖控制容易失衡,病程更長、治療更複雜,甚至可能成為壓垮健康的最後一根稻草。
思覺失調是慢性且造成失能的精神疾病,三軍總醫院中醫部透過健保資料庫分析,思覺失調患者若合併服用中藥,再住院率比僅服用西藥患者下降4成。中醫師表示,由於服用西藥可能出現如帕金森氏症的手抖症狀,導致病患用藥服從性低,透過中藥能減少副作用,進而提升治療效果。
近年國人對思覺失調症名詞並不陌生,國內醫界也持續找尋治療最佳方式,高雄市立凱旋醫院指出,思覺失調症為大腦神經傳導異常,治療應及早、愈長效愈好,目前醫界推崇使用第2代長效針劑作為用藥選擇之一,從案例分析可見效果;另凱旋醫院也導入AI機器人,協助追蹤與引導帶路,陪伴病友從診間到藥局、注射站,確保完成領藥與打針流程。
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憑藉「e藥整合跨域合作 高齡用藥安心無礙」計畫,今年榮獲衛福部頒發「提升服務品質計畫」獎。這項計畫最重要的是整合慢性病患者用藥,患者用藥從平均11.1顆降至9.7顆藥,讓患者不重複用藥,降低身體負擔。
台灣民眾一生約有3成機率罹患帶狀疱疹。一名七旬男性罹患心臟疾病,持續追蹤病況穩定,某天突然感到胸痛,懷疑是心臟病復發,但各項檢查都沒有異常,直到皮膚出現水泡、疼痛加劇,才驚覺竟是帶狀疱疹上身了。
台灣民眾一生約有3成機率罹患帶狀疱疹,尤其罹患糖尿病、腎臟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罹患皮蛇風險平均比一般人高出1.5到2倍,如果曾經進行腎臟移植,更是高出9倍!醫師分享,診間裡不少患者都有皮蛇困擾,一名七旬患者心臟病況穩定,卻突然胸痛不適,各項檢查都無異常,直到皮膚出現水泡,才驚覺竟是帶狀疱疹。
疾管署今天(15日)公布,今年8月1日起,國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新增2類,分別為產後2周內婦女以及未滿18歲的肥胖兒童青少年,只要有流感症狀經醫師評估,就可使用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
近日,「慢病好日子」進行「腎友調查」,逾兩百名血液透析腎友、照顧者作答,結果顯示,超過七成比例希望透析治療模式更有彈性,並就個人共病與症狀嚴重度有個人化治療機會,若有不同透析模式可選擇、可同時改善併發症且提升生活品質,也願以「部分自費負擔、部分健保給付」方式嘗試,而現在基於健保給付框架等因素,縱有新的治療可能,卻是「看得到卻很難用到」。
大陸央視報導,安徽省金寨縣位於大別山腹地,過去縣裡醫療資源跟不上,縣域內三分之一患者外流。近年來,隨著縣域醫共體改革的實施,金寨縣逐步實現從「看病難」到「家門口就醫」的轉變。
兒科醫師黃紹基日前分享,一名8個月大的寶寶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但流感、新冠、腺病毒以及呼吸道融合病毒快篩全是陰性。最後黃紹基給孩子做了hMPV人類間質肺炎病毒快篩,果然是深深的兩條線,感嘆最近hMPV的鋒頭都被新冠壓下去「但它一直沒有消失啊」。
喘、躺不平、下肢水腫是心衰竭的主要症狀,當血液無法順利通過心臟輸送到全身,所有器官都會受影響,腎臟也會出問題。專家表示,心衰竭的治療必須先找原因,再用藥。4種關鍵藥物一起服用,可降低住院率、死亡率,病患別自己減量。藥物治療是心臟衰竭的治療核心,若控制不好,嚴重者恐得等待心臟移植。
國內新冠疫情持續延燒,疾管署預估本月底至7月初達到高峰,台大前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表示,現在除了新冠疫情之外,流感、人類間質肺炎病毒也在流行。他提到,醫師太太最近值比較多班,的確感受到發燒且有呼吸道症狀的病患變很多;值得注意的是,人類間質肺炎病毒在2021年、2023年4月都流行過,今年從3月開始增加,就一直流行到現在。
肌少症被稱為失能殺手,運動是最佳的預防方法之一,但調整飲食模式也有效果。復健科醫師吳易澄引述研究指出,地中海飲食具有預防肌少症與衰弱的潛力,地中海飲食遵從度高的老年人,衰弱風險也較低;進行地中海飲食一年後,肌肉質量與走路速度也有明顯改善。
總覺得有人在監視自己、要攻擊自己,連家中的燈光都成了威脅,這不是科幻片,而是思覺失調症病友的真實寫照。思覺失調症是「大腦生病」了,病友常出現幻聽、感覺遭到迫害等症狀,導致工作與社交能力減退、專注力變差等。研究顯示,超過5成思覺失調症患者在首次住院後一年內有復發風險,若缺乏良好的治療依從性,復發率更達9成以上。然而,若在住院時及早使用長效針劑,出院後持續使用,有助下降約12%再住院風險,甚至增加回歸社會的可能性。
喘、咳嗽、平躺時呼吸困難、下肢水腫等,是心衰竭的主要症狀,當血液無法順利通過心臟輸送到全身,所有器官都會受影響,腎臟也會出問題。專家表示,心衰竭的治療必須先找原因再用藥,4種關鍵藥物一起服用,可降低住院率、死亡率,病患別自己減量。藥物治療是心臟衰竭的治療核心,若控制不好,嚴重者恐得等待心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