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長年位居台灣十大死因第三位,每逢秋冬更隨著流感及多種呼吸道病毒活躍,對高齡長者與慢性病患者威脅甚大。為守護社區健康、提醒民眾及早防護,亞東醫院響應世界肺炎日,舉辦「世界肺炎日民眾衛教活動」,藉由淺顯易懂的衛教講座與互動問答,帶領民眾深入了解肺炎預防與疫苗接種觀念。亞東醫院副院長彭渝森指出,肺炎並非無法對抗,只要「提早預防、正確識別、及時治療」,就能大幅降低風險,守護家人健康。
72歲的郭阿嬤患有糖尿病與慢性心臟病,去年冬天出現輕微咳嗽與倦怠,原以為只是「小感冒」,沒想到短短兩三天後症狀迅速惡化,出現高燒與呼吸急促,家人緊急送醫後確診為肺炎,並住院治療近兩週。郭阿嬤回憶,那時以為忍一忍就好,沒想到會變那麼嚴重。現在知道要趕快看醫生,大家也要記得打疫苗保護自己。這段經驗也讓家屬深刻體會,肺炎不是小病,不僅危害個人健康,更會影響整個家庭生活與照護負擔。
家庭醫學部主任陳志道醫師說明,長者免疫反應較弱,症狀常不明顯,若拖延治療,肺部感染擴散或併發菌血症、敗血症的風險將倍增。透過郭阿嬤的經驗提醒大家,高齡者若有呼吸困難、精神不振或食慾下降的情況,不能拖延,應立即就醫。
陳志道指出,肺炎病因多元,其中以肺炎鏈球菌、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最常見。預防肺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接種疫苗,其中肺炎鏈球菌與流感疫苗可有效降低住院率、重症與死亡風險。
典型肺炎症狀包括發燒、咳嗽、呼吸急促、胸痛、疲倦、食慾不振等;若症狀持續惡化、喘到難以講話或精神不佳,應立即就醫。他進一步補充,RSV過去多被視為「小孩病毒」,但近年高齡患者感染比例上升,甚至可能引發重症。其症狀易與感冒混淆,不可輕忽,目前已有RSV疫苗供高齡與慢性病族群自費接種,可與醫師討論評估。
至於,打了疫苗就不會得肺炎了嗎?陳志道指出,疫苗無法百分之百避免感染,但能顯著減少重症、住院與死亡,是目前最有效的保護方式之一。他提醒,65歲以上長者、慢性病患者(如心臟病、糖尿病、慢性腎臟病、COPD等)、免疫功能低下者、長照機構住民、吸菸或長期二手菸暴露者,感染後更可能重症,務必提高警覺。
陳志道補充,呼吸道疾病防護不是單一措施,而是「疫苗+日常保健雙軌並進」。只要從生活小細節著手,就能有效降低感染與重症風險,守護自己與家人,安心度過秋冬。
日常防護五重點包含,1. 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手部接觸眼、口、鼻。2.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降低病毒聚集風險。3. 遠離菸害,吸菸者罹患肺炎風險可提高數倍4. 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增強免疫力。5. 出現呼吸困難、持續高燒或意識異常,應立即就醫
彭渝森表示,亞東醫院將持續推動肺部健康照護,不只關注肺炎防治,也希望透過宣導「預防勝於治療」的理念,與社區民眾攜手守護健康。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