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余永定的搜尋結果,共23筆
大陸經濟增長壓力加劇,近年致力以內需消費刺激經濟。前中國人民銀行顧問余永定近日指出,為重振國內需求,大陸政府在「十五五」規劃期間應實施大規模投資計畫,可效法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推出的「四萬億(兆)計畫」。
美元指數持續走弱,人民幣逆勢強彈。中國人民銀行引導下,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28日上調45個基本點報7.1063,續創近10個月新高。在岸價也跟進大漲237個基本點,升破7.14元價位,同創近10個月高點。
中國經濟上半年實現了5.3%的GDP增長率,這是中國經濟對內面臨復甦壓力對外面臨關稅威脅的背景下取得的,來之不易。
新華社報導,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趙樂際18日在北京主持召開第14屆人大常委會第42次委員長會議,決定第15次會議將於4月27日至30日舉行,重頭戲是因應當前經濟現況,審議「民營經濟促進法」等草案。此外,大陸學者研究指出,由於美元武器化,大陸很可能減持美元儲備。
中國人民銀行今年多次提到要「擇機」降準降息,市場關注具體執行時間。大陸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余永定表示,當前貨幣政策受到較多制約,如果財政政策先推出,貨幣政策隨後跟進,相互配合才有望取得「1加1大於2」的效果。
4月3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對等關稅」行政命令,宣佈美國將對所有進口貨品徵收10%的最低基準關稅,對部分國家和地區還將徵收更高關稅。受「對等關稅」等政策影響,人民幣匯率會如何變化?如何理解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由中國人民銀行直接主管的《金融時報》今天刊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余永定的專訪,稱「擇機降準降息」有三層含義。
據新浪財經報導,當地時間18日,美國財政部公布2024年12月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14家海外投資者減持美債1685億美元。其中,日本、中國和英國這前三大海外債主共減持美債810億美元,6家海外投資者增持美債485億美元。
大陸統計局17日公布,2024年房地產開發投資約人民幣(下同)10.03兆元,年減10.6%,連續三年下滑,更創下有紀錄以來最大跌幅。但統計局局長康義強調,去年第四季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分別年增0.5%、1.0%,已扭轉此前連續下滑的態勢。
美國即將上任的總統川普曾威脅要對中國商品加徵60%關稅,一直是全球財經界高度關切的議題。大陸學術界與經濟界也積極思考如何應對川普關稅衝擊波,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余永定表示,川普的高關稅威脅,大概率是一種「交易」策略,如果實施,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將減少85%。
面對中美2025年可能爆發新一波關稅戰,路透訪問6名大陸官方的經濟顧問學者指出,其中4名學者支持將中國明年經濟增長目標定在約5%左右,並呼籲推動更強有力的財政刺激措施,以緩解預期美國關稅上調對中國出口的影響。
為促進外貿穩定增長,協助企業積極應對國外不合理貿易限制措施,大陸商務部21日再出招,推出包括加大對外貿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優化跨境貿易結算等9項措施。此外,為面對中美可能爆發新一波關稅戰,有大陸官方經濟顧問呼籲,明年GDP增長目標應續維持5%左右,並推動更有力財政刺激措施。
制訂大陸明年經濟工作藍圖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於12月舉行,傳大陸政府顧問將在會中提議,將明年經濟增長目標維持與今年一樣的「5%左右」。消息人士透露,大陸將會推動更多、更強的財政刺激措施,以緩解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重返白宮後,可能上調關稅對出口的影響。
面對中美2025年可能爆發新一波關稅戰,路透訪問6名大陸官方的經濟顧問學者指出,其中4名學者支持將中國明年經濟增長目標定在約5%左右,並呼籲,推動更強有力的財政刺激措施,以緩解預期中美國關稅上調對中國出口的影響。
大陸知名經濟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余永定表示,大陸經濟正面臨嚴峻挑戰,呼籲應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至於基建投資所需的資金支持,他強調,不用擔心政府的槓桿率,大陸的財政政策仍有擴張空間。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為提振大陸經濟,24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降準、降息、降房貸利率等「政策組合拳」,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也提到要努力提振資本市場。
大陸上週發布多項金融政策提振市場情緒,也打開各種宏觀政策加力的政策想像空間。28日舉辦的2024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日論壇上,包含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余永定、人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盛松成等20位學者專家共同把脈大陸經濟,分析刺激政策的落地與其他政策建議,例如提高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提高個稅起徵點至8000元(人民幣,下同)等。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余永定近日撰文指出,大陸當前基礎設施投資預計所需資金達人民幣(下同)16.5兆元,遠超財政預算可提供的10兆元規模。他指出,要實現今年5%左右的GDP增速目標,中央財政需要擴大發債規模,增加財政赤字。
這幾天,隨著全國兩會的臨近以及各地2024年GDP增速目標的公佈,對今年中國經濟前景的討論,變得多了起來。
美國財政部於當地時間19日公布最新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2023年10月中國再減持美債85億美元,持有規模降至7,696億美元,不僅連續第七個月減倉,續創2009年5月以來新低,年內累計減持規模已近1,000億美元。
大陸今年以來多次減持美國國債,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余永定近日表示,中國應該加緊調整中國海外資產負債結構,降低外匯存底在海外資產中的佔比,有序減持美國國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