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的搜尋結果,共36筆
英國《衛報》7月31日報導,澳洲安全情報組織(ASIO)總監勃吉斯表示,該國近年逮捕多名與俄羅斯有關的情報人員,其中已有多人被驅逐;示警外國勢力對安全的威脅日益升高。
烏克蘭安全局(SBU)13日表示,在首都基輔擊斃2名疑似俄羅斯特務,因其涉嫌參與暗殺該局1位上校軍官。
在國際社會將目光集中於台海情勢之際,中共內部正悄悄出現戰略重心的轉移。根據外媒揭露的中國內部討論與俄羅斯外洩情報文件,北京若放棄高風險的攻台行動,恐將軍事與經濟視線轉向北方資源豐富的西伯利亞。
新聞提要■以色列對伊朗最新行動再次展現了摩薩德等以色列情報機構對伊朗的滲透能力。摩薩德在伊朗幾乎勢不可擋,能夠精準打擊伊朗一些最高級別官員和最敏感的設施。
美國與俄羅斯再度於周四(10日)換囚。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當天,一名俄美雙重國籍的業餘芭蕾舞者捐款近52美元給資助烏克蘭老弱的慈善組織,去年赴俄探親期間因這筆捐款被捕,遭法院判處叛國罪坐牢12年。美國國務卿周四證實這名女子於美俄最新一次換囚行動獲釋,已搭上返美飛機。
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停火談判即將於明(24)日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登場,不過雙方不會碰面,而是由美國啟動「穿梭外交」,居中一一、來回接觸,傳遞談判條件,據悉這次會談重點可能包含不打擊能源基礎設施等技術細節。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瓦爾茲(Mike Waltz)週三(19日)表示與克宮高級顧問鄂夏柯夫(Yuri Ushakov)通話時達成共識,雙方技術團隊將於數日內在利雅德會面,討論烏克蘭部分停火事宜,週四(20日)也獲得鄂夏柯夫證實,將於下週一(24)日)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舉行新一輪會談。
一名俄羅斯逃兵揭露駐守核武基地的內幕,指出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一天,核武基地就進入全面作戰戒備狀態,他稱基地此前經常演訓,士兵只需要2分鐘就能就位進行打擊。
在俄羅斯和北韓簽署軍事合作條約後不久,北韓對俄羅斯的學術興趣明顯激增。隨著莫斯科繼續迴避是否招募北韓軍隊來對抗烏克蘭的問題,美媒注意到,前往俄羅斯的平壤學生人數「神秘增加」。
俄烏戰爭引發烏克蘭人對俄羅斯人的仇恨與不滿,除了戰場對抗,民間也有敵對加害行為發生。俄軍在烏克蘭東南部占領區梅利托波爾(Melitopol)去年10月發生一起毒殺未遂案。一名烏克蘭男子外送蛋糕酒水到某家餐廳給一群開同學會的俄國飛官,聲稱是不克出席的同窗送禮致意。席間同窗忙著聊天沒空享用,後來有人起疑通報安全局,一查之下,蛋糕與酒水都下了毒。倘若叛國罪名成立,這名烏克蘭人恐怕要坐牢一輩子。
烏克蘭特種部隊中校納迪拉澤(Vano Nadiradze)說,自他們上周越界突襲俄羅斯庫斯克(Kursk)區以來,已俘虜了超過 2,000 名戰俘。他說,就算在俄羅斯,普丁的部隊也只能排「第二」。
美國與俄羅斯於2024年8月2日進行冷戰以來最大規模的換囚行動。此次換囚行動中,遭釋放的囚犯包括《華爾街日報》記者格什科維奇、美國前陸戰隊員保羅‧惠蘭、記者庫爾馬舍娃等得以順利返回美國,美國則說服德國釋放柯拉希可夫。美國總統拜登與副總統賀錦麗親自前往機場迎接這些歸國的囚犯。拜登在機場表示,這次換囚是一次重要外交勝利,並感謝德國、波蘭、斯洛維尼亞、挪威和土耳其促成這次歷史性換囚行動。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對前國防部副部長布加柯夫(Dmitry Bulgakov)因涉嫌貪污被捕,在法庭批准下將其羈押,目前正展開刑事調查。
(20:00更新--影響旅次、路線狀況)巴黎奧運當地時間今天周五(26日)傍晚7時30分開幕,就在開幕典禮登場前幾小時,法國高鐵系統受到縱火等多種「惡意」攻擊,導致運輸中斷,班次大亂。初估26日全天逼近25萬旅次受影響,周末2天影響多達80萬旅次。穿越英法海底隧道的「歐洲之星」、德國與瑞士往返法國的鐵路車班均有取消或延誤。巴黎奧委會正與法國國鐵(SNCF)密切合作評估情況,巴黎往北、東、西方向的路線均有破壞,SNCF預估本周末鐵道營運都將受阻。目前尚無任何組織或個人承認犯案,巴黎檢方已立案開始調查。
巴黎奧運即將於當地時間周五(26日)揭幕,維安動作頻頻。多家外媒周三(24日)報導,法國警方日前突擊塞納河右岸一棟公寓,一名俄羅斯廚師因涉嫌在奧運會期間密謀策畫「大規模」破壞法國穩定局勢的罪嫌遭到逮捕,警方在公寓搜出與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下轄特種部隊有關的文件。
俄羅斯表示,參與22日莫斯科音樂廳恐怖攻擊的嫌犯,與烏克蘭民族主義者有關。執法機構還說,犯案者從烏克蘭獲得了「大筆資金」。對此,美國批評俄方一派胡言。
莫斯科市郊「克洛庫斯音樂廳」(Crocus City Hall)22日深夜遭受「伊斯蘭國呼羅珊省」(ISIS-K)恐攻,至今已造成至少140死、359傷。研究獨裁統治的英國記者兼作家鮑野斯(Roger Boyes)指出,俄羅斯的恐攻傷害了普丁作為國家「偉大保護者」的形象,並表明他正在「失去控制權」。
莫斯科市郊番紅花城市大廳音樂廳22日深夜遭受「伊斯蘭國呼羅珊省」(ISIS-K)恐攻,至今已造成至少140死、359傷。俄羅斯官方在恐攻後公開指控恐攻與烏克蘭有關,甚至指控美國、英國是幕後黑手;但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26日指出,槍手原先試圖逃往白俄羅斯,發現無法越境時才改成逃向烏克蘭。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局長波特尼科夫(Alexander Bortnikov)說,美、英和烏克蘭是「克洛庫斯音樂廳」(Crocus City Hall)恐攻背後的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