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借閱量的搜尋結果,共22筆
台南37個行政區有42座圖書館提供通閱服務,方便民眾跨館借書,13年來,累計通閱量達3500萬冊,全都是靠著10輛通閱車趴趴走運送;惟服役中的10輛車均已使用超過10年,每車每年奔波1.8萬公里,不堪負荷,三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響應閱讀,2日捐贈1輛全新圖書通閱車,為南市圖增添「閱讀生力軍」。
金門縣烈嶼鄉上岐國小以「教師賦能、適性發展」為核心推動數位閱讀,打破傳統由上而下的推行模式,授權各班導師依學生特質設計專屬閱讀計畫,勇奪「未來素養學堂」第五屆「啟航新星學校獎」;而高年級導師莊青雯更以創新教學模式,獲頒「PaGamO教學星級獎」,在數位閱讀素養教育表現亮眼。
台南幅員廣闊,全市37區有42座圖書館提供通閱服務,方便民眾跨館借書,13年累計3500萬冊書透過10輛通閱車趴趴走,提升借閱量,但10輛車使用超過10年,每車每年奔波1.8萬公里,不堪負荷,台南市立圖書館27日獲贈1輛新車,後續還有3車亟待汰換。
數位浪潮席捲閱讀習慣,苗栗縣以創新行動回應,12日啟動苗栗愛閱逗陣行活動,首次為2024年出生的2,312位新生兒普發客製繪本與借書證,象徵閱讀從出生開始。苗栗縣在2024年台灣城市閱讀風貌調查中展現卓越成效,尤其鄉鎮市閱讀力表現亮眼,共有4個鄉鎮市圖書館入選績優城市,領先全國其他縣市,展現深厚閱讀實力與推廣成果。
台南閱讀風氣夯,近3年來全市公共圖書館實體書借閱冊數超過1000萬冊,在借閱量倍增、人力未增前提下,部分圖書館出現民眾大排長龍借還書,台南市目前僅4館提供手機借閱、自助借書機等智慧服務,南市圖拚2年全面升級全市公共圖書館智慧科技自動化設備服務,打造37區智慧圖書館,讓借書變得更Smart,節省排隊等候時間。
十本不能錯過的電子書
新竹市立圖書館總館啟動原址重建,歷經12次流標後終在2022年發包動工,新竹市政府工務處1日表示,目前進度約29.7%,施工廠商持續趕工中,預計2026年底完工,市府將持續監督工程進度,深化協調,確保如期如質完成。
台南市立圖書館7日公布2024年閱讀統計調查,統計全市借閱冊數達1152萬冊,人均借閱冊數6.2冊,較前1年成長6.8%;讀者年齡層則以35至54歲讀者為主要閱讀族群,借閱數占整體的45%,其次為0至11歲學童,借閱數約24%。另,電子書借閱冊數達66萬7059冊,較2023年增加近67%。
根據momo購物網提供的資料顯示,2014年至2023年期間,台灣平均每人每年電子書借閱量成長16倍。電子閱讀器的需求量也大幅上升,其中彩色螢幕以及6至7吋大小最受歡迎。momo和博客來甚至研發品牌第一款電子閱讀器,於台北國際書展期間展示,並推出限定優惠。
新北市偏鄉地區圖書資源匱乏,民眾閱讀機會受限。為提升偏鄉居民的閱讀機會和文化素養,議員建議,推動書籍交換計畫,並整合網路資源,提供偏鄉居民的網路借閱服務。對此,文化局說明,新北市設置「新北E書房」提供免費數位學習資源,民眾隨時可借閱電子書及使用電子資料庫,不因交通距離而受限。
台東縣長饒慶鈴今(30)日視察台東總圖興建工程執行情形,目前建物進度逾9成,最快明年10月啟用。饒慶鈴受訪表示,新館最困難的地方在於必須與40年前的舊館水電及化糞池等相容,在歷經多次風災及地震後,整體結構沒有問題。
圖書館借書不稀奇,但到圖書館竟還可以「借人」就稀奇了。新北市立圖書館領先全國,提供出借「真人圖書」服務,這些真人館藏來自各行各業,有不一樣的專業技能,不同的生命經驗,可以當面「借閱」他們的經歷故事,提出所有好奇的問題,透過面對面的交流互動,解答人生困惑或突破工作瓶頸。
「大家都在讀什麼?」當出版業者都在急迫而焦慮地問這個問題時,台灣的閱讀環境究竟正在如何變化?學校是否能救起讀書風氣?國家圖書館館長王涵青日前在「台北出版論壇」便分析指出,以國圖借閱數據來看, 12至24歲年齡段雖屬小眾,但一年仍有1300萬冊的借閱量。
高雄市立圖書館公開亮相2024全新3款閱讀提袋,由高雄在地知名插畫家Croter繪製。袋上繪製高市圖的行動書車、高市圖樣貌、以及高雄輕軌,讓交通和閱讀在童趣之下充分展現,提袋可愛的樣貌也讓粉絲敲碗表示「好想要!」
網路無遠弗屆,數位學習正夯,台中市文化局長陳佳君表示,數位學習也是彌補城鄉差距最即時的學習閱讀方式,台中市立圖書館電子書有54萬冊,2022年借閱量有79萬冊,2023年已破百萬冊,大幅成長逾2成,將持續宣導偏鄉數位閱讀;不過,偏鄉學校表示,老師一般教學及學生閱讀目前仍偏愛實體書。
國家圖書館今天發布「112年台灣閱讀風貌及全民閱讀力報告」,112年進入台灣各地公共圖書館達1億837萬人次、借閱總冊數達1億2723萬冊,均創下歷年新高。其中,以投資理財類圖書最受民眾喜愛,大師兄則為最受歡迎的作家。
台北市立圖書館發表「2023台北閱讀力觀察報告」,北市圖2023全年進館使用達1249萬8993人次,外借圖書1299萬2355冊,2023年文學類借閱排行榜由韓國作家金浩然的《不便利的便利店》奪下冠軍,而日本知名推理作家東野圭吾再度霸榜,不僅以《天鵝與蝙蝠》奪下年度第4,更以5本作品入榜成為讀者最喜愛的作者。
台北市立圖書館14日發表「2023台北閱讀力觀察報告」,北市圖2023全年進館使用達1249萬8993人次,外借圖書1299萬2355冊,另外2023年文學類借閱排行榜由韓國作家金浩然的《不便利的便利店》奪下冠軍,而日本知名推理作家東野圭吾,不僅以《天鵝與蝙蝠》奪下年度第4,更以5本作品入榜成為讀者最喜愛的作者,最愛的非文學作品則為《原子習慣》。
以嘉義高中校友為主,組成的嘉義縣台灣偏鄉兒童教育基金會,以錄製讀書心得影片方式,鼓勵小學生閱讀、增進表達能力,只要錄1支影片就給50元獎勵金,4個多月累積600多支影片,不但學生閱讀更主動,參與「開心讀書、快樂表達」計畫的中埔鄉沄水國小圖書借閱率更因此成長126%。
國立台灣圖書館25日公布2023年借閱統計與借閱圖書前20名排行榜,去年國台圖實體服務人次突破200萬大關,較2022年成長逾2成5,圖書總借閱量達136萬冊,則略微幅衰退。全年實體書外借近63萬冊,電子書借閱超過73萬冊。電子書借閱冊數破5成,再度超越實體書,凸顯數位閱讀勢不可擋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