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健康不平等的搜尋結果,共34筆
「亞洲保險業獎」(Asia Insurance Industry Awards, AIIA)3日在新加坡舉行頒獎典禮,南山人壽以支持高齡族群的保險和健康服務,與推動全民永續健康的卓越成果,榮獲「年度最佳健康保險公司」殊榮,這也是南山人壽繼2022年再次拿下「年度最佳健康保險公司」大獎。
南山人壽期許成為「永續健康領航者」為願景,秉持「永續健康」核心理念,持續推動各項公益與關懷行動,並由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為平台,啟動「南山原鄉關懷列車」計畫,深入原鄉部落,協助消弭健康不平等、提升原鄉健康韌性與照護能量。
南山人壽期許成為「永續健康領航者」為願景,秉持「永續健康」核心理念,持續推動各項公益與關懷行動,並由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為平台,啟動「南山原鄉關懷列車」計畫,深入原鄉部落,協助消弭健康不平等、提升原鄉健康韌性與照護能量。日前南山人壽攜手行政院洗錢防制辦公室、大千綜合醫院,前進苗栗縣泰安鄉的象鼻部落,以失智防治倡議為主題,舉辦健康檢查、失智篩檢、防詐及防災宣導等闖關活動。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總經理范文偉、獨立董事汪信君以及曾榮秀皆親自出席,並積極參與活動,透過互動體驗實際推廣原鄉健康識能及防災、防詐意識,展現企業深耕原鄉、守護全民健康的決心與行動力。
代掛號亂象凸顯分級醫療問題,衛福部不排除對未轉診赴大醫院者收取50%部分負擔。醫界認為,此舉能讓大醫院專心處理急重難罕病人,但恐造成民意波動;民團擔憂,癌症病患化療就可能長達半年以上,而行動不便者因診所缺乏無障礙設施,也無法在基層就醫,此舉恐懲罰到重症病人、身障者,導致健康不平等。
南山人壽、南山產物作為永續健康領航者,致力完善多元商品,並提升客戶服務體驗,秉持利他的初衷,持續引領臺灣保險產業前行,獲頒第11屆臺灣保險卓越獎共七項大獎,而南山人壽前董事長郭文德則獲頒「終身成就卓越獎」榮耀。
民進黨立委陳瑩與莊瑞雄今(7日)日率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前往蘭嶼考察,瞭解當地醫療資源與設施進行,並至未來規劃興建蘭嶼醫院的基地現勘,蘭嶼鄉長吳清美與在地居民,表達對興建醫院的強烈期待與訴求。衛福部次長呂建德表示,衛福部將「如期於10月」提出蘭嶼醫院的公建計畫,提升蘭嶼醫療。
2025保險信望愛獎5日頒獎,南山人壽、南山產物作為保險業領導品牌及推動永續健康議題的先驅,積極參與公益活動、落實保險價值轉型與專業人才培育,獲評審青睞,一舉拿下4項大獎、7項優選,共計抱回11項殊榮。未來將持續以關懷為核心價值,結合保險業核心能力,擁抱金融科技與創新理念,發揮社會影響力。
國外1項最新研究顯示,居住在海洋附近可能有助於延長壽命,但這項好處似乎不適用於住在湖泊或河流旁的城市居民。據悉,該研究由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進行,分析了全美超過6萬6,000個人口普查區的資料,並已刊登於《環境研究》(Environmental Research)期刊。
5月15日上午,尖銳的救護車鳴笛聲,劃破台中市南屯一處寧靜街區。
南山人壽11日召開股東常會,對於與玉山金或是永豐金合併傳言,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首度表態,兩家都是南山人壽在銀行通路很好的合作夥伴,但是「我們沒有做任何併購的談判」,至於IPO進度,目前持續推行、沒有時程表,強調IPO的進程必須得到各個利害關係人的祝福下,平平安安、歡歡喜喜的來做。
新冠疫情再度升溫,時逢第78屆世界衛生大會WHA提議並通過《大流行病協定》(Pandemic Agreement),提議多項共享系統,將有效彌補新冠疫情期間的制度性缺口。國內學者專家認為,雖然台灣無法正式參與協定的談判過程,仍應持續透過雙邊協定、其他多邊合作機制與非政府途徑,尋求實質參與,同時預作國內法規整備,以接軌國際規範、確保在未來大流行病中不被邊緣化。
台灣「癌症時鐘」不斷快轉,每4分2秒就有一人罹癌。根據推估,到了2045年,全世界約有一半以上的癌症新增病例會發生在亞洲,而亞洲地區從新藥上市到獲得給付,平均比其他地方晚了3年,如何提升新藥可近性是重要議題。
南山人壽致力推動社會正向改變,以「支持醫務社工,為弱勢族群打造堅韌照護網」專案獲第21屆《遠見》ESG企業永續獎公益推動組首獎肯定,南山人壽長期推動醫療關懷計畫,在第一線醫務社工的協助下,多年來幫助超過4.6萬名弱勢病患就醫,補足商業保險防護傘之外的另一塊拼圖。未來,將擔任助人者最堅強的後盾,以醫務社工為支點為社會打造更加堅韌的風險照護網,持續為弭平健康不平等而努力,讓台灣社會更具韌性。
偏鄉醫療資源不足,照顧幼童更加困難,衛福部統計顯示,2019年至2023年山地原鄉嬰兒死亡率呈現上升趨勢,且除2022年外,山地原鄉嬰兒死亡率均是全國的2倍。專家指出,此現象存在多年,呼籲政府針對原鄉各地區、各族分析嬰兒死亡原因,提出更細緻的預防措施。
小港醫院遠赴紐西蘭分享台灣在關懷原住民與咀嚼吞嚥健康照護方面的經驗,並與紐西蘭Waipareira信託基金會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深化兩國在醫療技術、人才培訓及醫療轉介等領域的合作,也期望讓咀嚼吞嚥照護在紐西蘭也能發揮影響力,實踐國際醫療平權。
健保會近期公布2023年「全民健康保險監理指標之監測結果報告」,醫院、西醫基層、中醫、牙醫4總額部門中,牙醫、中醫在資源不足地區的就醫率都比一般地區低,其中又以牙醫最嚴重。2021年牙醫門診在資源不足地區、一般地區的就醫率相差13.91%,但2023年拉高至15.43%,健康不平等問題逐漸擴大。
台東縣肝癌死亡率高於全國平均,台東縣衛生局自2019年啟動下鄉巡迴,進行肝纖維化篩檢,但原有肝臟掃描儀年久失修,台北市台疆樂善壇得知消息後,今(6)日慷慨捐贈價值480萬元新機。衛生局長孫國平表示,該儀器具備篩檢診斷雙效,有助肝病防治。
一項流行病學研究揭示,英國速食店近年如同雨後春筍般大規模湧入校園周邊,引發各界對青少年健康的廣泛擔憂。研究顯示,肯德基、達美樂和賽百味等知名連鎖品牌,已在中小學附近新增近1000家門市,明顯將目標瞄準年輕消費群體。
衛福部國健署今日(22)舉辦「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項評選」頒獎典禮,今年共有51個績優單位獲得健康政策、文化保存、守護偏鄉及友善平權等多元獎項。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我國推動健康城市超過20年,隨超高齡化來臨,營造高齡友善社會格外重要,也關注偏鄉健康不平等議題,攜手各縣市共同推動健康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