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債務置換的搜尋結果,共51筆
大陸財政部7日發佈2025年上半年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報告,指出上半年,財政運行總體平穩。而在財政政策展望方面,下一步將重點做好包含用好用足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支持穩就業穩外貿、持續用力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等6方面工作。
據《界面新聞》3日報導,在一攬子化債持續推進的背景下,大陸財政部組建專司政府債務管理的新部門。大陸財政部網站「機構設置」一欄最新信息顯示,財政部債務管理司已成立。債務管理司設六個處:綜合處、中央債務處、地方債務一處、地方債務二處、發行兌付處、監測管理處。債務管理司司長為李大偉,副司長為曲富國、趙則永。
在大陸地方債務問題日益凸顯當下,貴州與雲南債務狀況備受關注。為緩解債務危機,大陸中央和地方政制訂一系列舉措,力求改善局面,貴州則結合知名白酒企業,創新探索出「茅台化債」模式。
大陸央視新聞客戶端 5 日報導,中國大陸國務院常務會議7月31日強調,要加力提升宏觀政策效能。近期,大陸國務院多部門部署下半年工作。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進一步做強內循環、優化外循環、搞好雙循環,努力完成全年預期目標和「十四五」規畫各項任務,為「十五五」良好開局打好基礎。
據《第一財經》報導,在關稅政策等不確定性下,美國股債匯「三殺」頻現,美元信用遭遇動搖。「去美元化」和「多元化配置」成為近期多場國際投資峰會上,投資機構及其客戶熱議的關鍵詞。
中國人民銀行14日公布最新金融數據,大陸2025年1月至4月新增人民幣(下同)貸款10.06兆元,前值9.78兆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16.34兆元,前值15.18兆元。外媒測算,4月新增人民幣貸款2,800億元,不僅遠遜於市場預期中間值的7,000億元,並創下2024年7月以來最低。
近日,美國關稅政策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劇烈衝擊。美國股市、債市與匯市三市齊跌,市場罕見出現「三殺」局面。值得關注的是,美國10年期國債殖利率自4月4日的4.01%快速攀升至4月11日的4.49%,創下自2001年911事件以來的最大單周漲幅,對應的是美債價格的大幅下跌。
關稅戰消息不斷,美中雙方是否有進行貿易談判,包括私下的談判,市場傳言滿天飛。
評級機構惠譽表示,中國地方政府的專項債償付壓力加劇。繼專項債利息支出占全國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總額的比重,自2019年的2.9%大幅升至2023年的7.6%之後,惠譽預測,2025年該比例或將達到10%。
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文秀表示,將綜合施策擴大消費,提升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比重,讓消費者有錢能消費,並適當提高養老金。大陸財政部部長藍佛安也指出,中央財政會拿出「真金白銀」在供需兩側發力促消費。
澎湃新聞報導,大陸財政部部長藍佛安6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表示,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經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去年第四季一次性增加了6兆元(人民幣,下同)的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分三年,每年2兆元用於置換存量隱性債務,支持地方化解債務風險。
第14屆大陸全國人大三次會議5日開幕,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發表政府工作報告。李強表示,今年要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包括要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穩妥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積極防範金融領域風險。
大陸今年地方債發行火力全開。據數據公司Wind統計,今年前二個月,大陸全國發行地方債已達人民幣(下同)18,632.96億元,規模創近三年新高。隨著地方債放寬發行審批,加上「早發行、早使用」的背景下,專家預估第二、三季仍將保持發行高峰。
一年一度的大陸全國人大、政協「兩會」將在下周登場,今年經濟目標也呼之欲出。外界普遍認為消費仍是今年經濟能否回升的關鍵,多家機構預計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目標將降至2%。但投行高盛認為,今年實際CPI增長將不足0.5%,通縮壓力依舊難解。
大陸持續對地方債務紓困,但大陸知名經濟學家李稻葵直言力度仍然不夠,建議大陸政府應接管至少20兆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90兆元)的地方政府債務,加快清理地方政府資產負債表的步伐,以騰出空間支持消費者支出並強化經濟。
大陸全國人大會議將在3月5日召開,屆時政府工作報告將公布今年的多項目標。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24日公布的最新報告預期,大陸官方將延續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設定的政策定調,將2025年經濟增長目標再次設定在「5%左右」以穩定市場預期,惟鑑於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和不確定性持續存在,實現這目標或存在一定挑戰。
回顧今年,美股不畏評價面疑慮,全年表現亮眼;相較之下,中國股市則走勢疲軟。儘管陸股在9月因市場預期財政刺激而出現顯著反彈,但第四季美中股市再度分歧:美股創新高,中國股市則因川普當選總統等因素而回落。這樣的表現分歧是否會延續到明年?
由於中國工廠產品出廠價格持續下降,中國政府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需要採取更有力的行動,才能防止通貨緊縮的惡性循環。為避免陷入長期衰退,中共領導人承諾採取更多刺激經濟措施,包括降息和擴大信貸。不過專家們認為,僅僅通過擴大製造業來促進增長顯然是不足的,還必須推動消費才能避免通貨緊縮,但北京目前還不打算這麼做。
年末重磅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11日起一連兩日召開,外界聚焦2025年大陸政府將如何部署經濟政策。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11日表示,預期會上將為2025年設定更積極的政策基調,並在明年3月全國「兩會」(人大、政協會議)後公布具體支持措施。
預期2025年成熟市場的經濟增長率,將略低於2024年,新興市場則可能略高於去年。成熟市場將存在一些差異,美國經濟可能放緩,且放緩程度可能比市場預估(第四季年增率仍在1.9%以上)更明顯。至於其他地區,儘管2024年下半年歐元區與英國的復甦弱於預期,趨勢上年增率仍在改善,預計2025年全年經濟表現仍不如美國,但歐洲和美國的差距在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