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再生酯粒的搜尋結果,共13筆
在美國對等關稅、中國大陸紡品壓價的衝擊,國內紡纖廠再次進入產業轉型二次革命,不得不調整營運方向及改造產品結構因應。上中游的遠東新、新纖、南紡、佳和、聯發紡等已縮減國內規格、大宗化紡品產線規模,朝環保回收、電動車及科技應用發展,開拓多元市場,並透過資產活化提升獲利能力。
遠東新(1402)28日法說會表示,因應關稅影響全球經濟變動,遠東新三大事業群啟動永續成長計畫。其中,生產事業持續擴充再生酯粒R-PET產能、擴大美國基地生產;加速土地開發事業,包括礁溪度假酒店一期工程、內壢整體開發;轉投資力求穩定收入,豐厚集團營運。
國內碳費將於明年開徵,遠東新(1402)2日表示,由於去年遠東集團總減碳已達34%,超過預期,看好2030年達成減碳50%沒有問題,因此碳費支出方面,預期會以最低門檻每噸50元作計算,對集團營運衝擊有限。
瓶用酯粒、工程塑膠輸美在此次對等關稅豁免項目中,國內主要瓶用酯粒、再生酯粒(R-PET)生產廠遠東新(1402)、新纖(1409)指出,瓶用酯粒、工程塑膠占公司營占極大,在客戶訂單持續、產線生產正常下,整體營運將可因此有穩定支撐。
市場傳出,瓶用酯粒輸美在此次對等關稅豁免項目中;國內主要瓶用酯粒、再生酯粒生產廠遠東新(1402)、新纖(1409)9日指出,已審視美國對等關稅豁免項目中確有瓶用酯粒貨號,預期公司營運將可因此有穩定支撐。
川普關稅戰開打,已影響全球品牌服飾廠採購態度的改變,大者恆大、一站式採購的趨勢更加明顯。具垂直整合、多元基地、彈性供應鏈的紡纖廠,會是2025年搶訂單的贏家。
瑞銀證券台灣企業論壇23日至25日舉行,受邀參加的遠東新(1402)指出,在全球品牌要求及新法規定,為符合市場趨勢及爭取訂單,遠東新未來五年,每年都要以2位數成長幅度來增加綠色產品比例,以達到集團所訂2030年營占比達50%的目標。
提升全球競爭力、擴大及穩定獲利收入,遠東新(1402)指出,生產事業全力衝刺綠色產品、加速開發及活化資產、穩定轉投資收入,會是集團三大事業未來發展策略藍圖。
遠東新(1402)27日召開法說會;遠東新指出,為達到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集團全力發展綠色產品,將以陸(回收寶特瓶)、海(海洋塑膠廢棄物)、空(回收工業廢氣再製成聚酯布料)為再生原料來源,產製綠色產品。2023年綠色產品營收已達477億元,占生產事業33%。預期2024年綠色產品營收還會以2位數增加。
遠東新(1402)27日召開法說會;遠東新指出,為達到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集團全力發展綠色產品,將以陸(回收寶特瓶)、海(海洋塑膠廢棄物)、空(回收工業廢氣再製成聚酯布料)為再生原料來源,產製綠色產品。2023年綠色產品營收已達477億元,占生產事業33%。預期2024年綠色產品營收還會以2位數增加。
2050淨零是全球的共同目標,如何解決高碳排的問題,是政府、產業及民眾要一起努力的方向。紡織綜合所3月19日參加「第二屆2050淨零城市展」,於經濟部技術司「前瞻淨零館」展出。其中,以「循環迴圈展示概念」說明衣服的重生之旅,傳遞循環永續、綠色創新,實踐「台灣製造」躍升為「台灣循環」。
中國大陸紡品產能、經濟規模大,東南亞市場崛起,國內紡纖廠面臨雙面夾擊,規格化、大眾產品競爭力直直落,國內紡纖企業轉往環保機能、車材、3C等應用紡品布局,另闢營運利基。
聚酯長纖、布料、成衣已陸續在第四季起出現新訂單規模成長,加上回收聚酯R-PET產能增加,遠東新(1402)指出,明年上半年營運就可逐步恢復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