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出貨放量的搜尋結果,共381筆
創意(3443)今(10)日早盤後一度強勢攻上漲停,外資報告指出,Google自研Arm架構CPU將成為公司2026年最關鍵的成長動能,預估該專案在2026年可貢獻營收約6億美元,2027年上看7億美元。外資並預期,儘管此專案毛利率僅約5%,將略為稀釋整體獲利率,但仍有助於推升EPS表現,因而將創意目標價調高至1800元,並給予評等「加碼」。
佳能(2374)2025年第3季稅後盈餘為2.85億元,超越上半年,單季每股盈餘為0.89元,累計前3季每股盈餘1.35元,受惠於新產品陸續開始出貨,佳能10月合併營收11.6億元,月增9.04%,創近9年以來新高,佳能表示,隨著機器手臂相關產品等新品出貨放量,第4季營運可望維持高檔,今天早盤跳空開高。
美系外資針對網通股王智邦(2345)出具最新研究報告,看好智邦2026年仍將延續成長動能,主因包括800G交換器升級潮、新客戶導入,以及次世代AI加速模組出貨放量,維持「加碼」(Overweight)評等,目標價1430元。
車用PCB保險盒新產品出貨放量,胡連(6279)10月合併營收達9.91億元,月增14.22%,創下單月歷史新高,由於第4季為傳統旺季,胡連表示,今年第4季及全年營收可望創下歷史新高,法人預估,胡連今年有望挑戰賺一個資本額,今天盤中股價強勢走高。
永擎(7711)今年營運動能在通用型伺服器業務續強、AI伺服器放量加持下彈升,累計前三季營收175.11億元不僅已超越歷年度營收創高,累計稅後純益5.62億元,亦已超越歷年同期表現,每股稅後純益(EPS)9.30元,超前去年度的8.36元。法人表示,通用型伺服器產品的客戶端需求依然看增,尤下半年進入傳統旺季後,永擎手上的訂單能見度已可看至明年,預期下半年整體營運將力拚季季增溫表現。
台光電(2383)30日公布第三季財報,單季營收達251.46億元,季增11.74%、年增43.99%;稅後純益39.6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達11.19元,再創單季歷史新高,累計前三季EPS已達31.22元,創同期新高,顯示AI伺服器與高階材料需求持續帶動公司營運走強。
台達電(2308)將於今天(10月30日)舉行法說會,受惠於AI相關電源與散熱產品出貨放量,台達電2025年第3季稅後盈餘達186.06億元,單季股盈餘為7.16元,雙雙創下單季歷史新高,累計前3季每股盈餘為16.47元,兩家美系外資最新報告分別維持台達目標價1400元及1235元,不過光寶科(2301)法說會後盤中股價跌停,拖累台達股價同步走弱。
美系外資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加拿大電子製造服務商Celestica於法說會釋出正面訊號,預期通訊業務將維持強勁成長,AI資料中心建設與部署動能可望延續至2026至2027年。外資認為,這對智邦(2345)構成明顯利多,隨著全球超大型資料中心加速升級至800G與1.6T網路交換器,智邦可望持續受惠於AI與高速網通設備的長線需求。目前維持智邦目標價1,250元,評等「加碼」。
德微(3675)轉投資亞昕科技正式啟動IPO,亞昕科技積極投入800V AI電源節能晶片的研發與應用,目前AI與綠能相關產品營收佔亞昕整體比重超過四分之一,帶動亞昕2025年上半年稅後盈餘達7254萬元,隨著2026年初亞昕新採購之6吋生產設備陸續到位並投入量產,亞昕AI電源節能晶片與保護元件的產能將大幅提升,對德微與亞昕科技獲利可說是大進補。
光寶科(2301)29日舉行法說會,總經理邱森彬表示,AI伺服器需求延續爆發性成長,每一代平台的規格與功耗均顯著提升,帶動高效電源與BBU(電池備援系統)出貨強勁。雖然第三季略受產能瓶頸影響,但整體營運仍優於預期,第四季有望維持年季雙增,明年若AI趨勢不變,「沒有悲觀的理由」。
HVLP 4逐漸成為市場主流,金居(8358)加速產線調整,預計2026年第1季二廠HVLP 4新產線將開出,一廠HVLP 4產線將於第2季開出,金居董事長李思賢表示,明年HVLP3與HVLP4月產將達100噸到150噸,營收佔比可望達15%到20%,明年看起來高階銅箔會缺貨,第1季營運有望比今年第4季好。
晶圓代工三哥力積電昨(21)日舉行第3季法說,除釋出11月漲價訊號,更看好記憶體熱度延續至明(2026)年上半年,但因上季每股續虧0.65元,不僅未提供Q4財測,也無法預測轉盈時間點,引發網友熱議,不少人高喊,「力積電還錢」、「相信黃董 Q4就懂」、「絕對噴,但是往下」。
昇貿科技(3305)受惠於散熱(低溫)錫膏出貨放量,2025年第3季合併營收為28.06億元,季增12.13%,創下單季歷史新高,法人預估,昇貿第3季獲利可望較第2季大躍進,下半年獲利亦遠優於上半年,激勵昇貿今天盤中股價強攻漲停板。
全球資料中心資本支出2026年近逼5,000億美元,AI運算正從「GPU獨霸」邁向「ASIC化與Neocloud(新世代雲端)多元化」新時代。法人預期,這場由Neocloud帶起的「算力去中心化革命」將重塑全球AI供應鏈版圖,台廠憑藉在先進晶片設計、伺服器整合與散熱電源系統的完整實力,可望搶下次世代AI基礎建設大餅,成為最大受惠群。
台股多頭架構延續,但近日震盪加劇,專家指出,展望2026年最強族群仍是AI,操作上可留意奇鋐(3017)、雙鴻(3324)等受惠散熱升級需求,帶動營運成長,有利股價向上表態。
晟銘電(3013)伺服器機殼與水冷機櫃業務進入新一波成長循環;京元電子(2449)受惠GPU和ASIC測試時間均拉長,推升獲利成長動能。
受惠AI伺服器與資料中心建置潮,台達電9月合併營收570.61億元,月增19.22%、年增53.83%,連三個月改寫歷史新高,更首度衝破500億元大關,推升第三季營收達1,485.18億元,季增21.19%、年增33.97%,續創單季新高;累計前九月營收3,932.72億元,年增28.12%,同寫歷年同期最佳紀錄。
受惠旗下AI伺服器出貨放量,華擎(3515)9月合併營收再衝上5字頭、達51.21億元,單月寫下僅次4月高峰的第二高表現。而子公司永擎(7711)更是以31.84億元、近407%的強勁年增,刷新其單月營收新高紀錄。看好直至年底的AI伺服器出貨動能明朗,華擎及永擎全年度營收以倍數年增表現可期。
旗艦晶片天璣9500拉貨潮助攻,聯發科(2454)9月合併營收達544.3億元,月增21.96%、年增21.61%;累計前九月營收4,457.78億元,年增13.56%。第三季合併營收達1,421.97億元,突破財測高標。
台股過完中秋連假,挾日股、美股領漲氣勢,加權指數7日直接飛越27,000點大關,終場大漲1.68%、收27,211點。大盤從9月10日站上25,000點,迄今不到一個月時間再往上飆近1成,外資接連調升大型權值股目標價、引領資金追逐功不可沒,尤其台積電、台達電、鴻海三雄,更是加持台股高歌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