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利率決策的搜尋結果,共1,302筆
美國政府恢復運作露出曙光,美股四大指數昨夜全面收紅,輝達、超微、美光等科技要角紛紛揚升,台股也在台積電、金控雙雄等業績報喜下,集中市場指數一開盤即站回2萬8千關,隨後創見、宇瞻快攻漲停領軍記憶體族群續衝,加上台塑四寶聯袂走強,拉抬指數續漲至28187.70點、大漲318.19點,盤面各大類也呈現普漲態勢。
受美國民間部門經濟數據兩樣情,債市近期全面下跌。根據美銀引述EPFR統計至11月5日止近一周,三大債市仍保持淨流入;其中投資級企業債基金維持淨流入且力道增溫至98.4億美元;非投資等級債基金淨流入金額增溫至9.6億美元;新興市場債基金淨流入則是降溫至7.6億美元。
雖然10月FOMC會議中,聯準會如市場預期宣布調降利率1碼,基準利率區間調整至3.75%~4%。但美國政府持續關門,勞工局無法蒐集就業及通膨等重要經濟數據下,讓聯準會在利率決策上面臨更加艱難處境;且聯準會主席鮑爾在會後記者會上鷹派的表示12月利率決議並不一定會如市場原先預期再續降1碼,並強調美國經濟具有韌性、就業市場未急劇放緩的論述。
美國財政部預定於10月發布的下半年匯率報告再度延遲,其原因有諸多揣測,APEC舉行、習川會均被視為導致報告推遲的因素之一,也因此整個11月份,隨時可能會發布匯率報告,央行日前也罕見的就外界提出新台幣第四季仍將走升,年內匯率可能出現大幅波動提出澄清,強調將透過雙向調節,維持新台幣匯率的動態穩定。匯率可能的變化與應有的對策,儼然年底前最受矚目的話題。
國際金價自歷史新高回檔逾1成,臺灣銀行貴金屬部經理楊天立7日受訪指出,這波回檔幅度約落在三分之一區間,預估金價最低可能進一步回檔至3,820至3,900美元後築底,整理期約需2到3個月,待美國降息節奏明朗與季節性需求回升後,黃金可望再度展開反彈。
本波美元指數從98.5一路上漲至100,突破5個月來的新高,也讓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價格從高點4,300一路下跌至3,900左右,但也隨著美聯準會理事米蘭的發言,金價已從低點反彈。
英國央行(BOE)6日公布利率決策,鑑於通膨依舊頑固,決定繼續按兵不動。但此次支持降息的官員增多,與主張維持利率不變的呈現拉鋸,為英央12月降息開了扇門。
受到美股反彈激勵,日經6日開高後,一度大漲超過1000點,最高來到51,248.28點,但獲利了結賣壓出籠下,最後收在50,883.68點,漲671.41點或1.34%。東證收3,313.45點,也漲45.16點或1.38%。
受到美股反彈激勵,韓股6日開高後,一度大漲超過1000點,最高來到51,248.28點。早盤結束時,日經暫收50,768.89點,漲556.62點或1.11%。東證收3,302.79點,也漲34.5點或1.06%。
日本政府6日表示,因物價上漲幅度超過名目薪資的漲幅,故扣掉通膨的當地9月實質薪資,已連續9個月都在減少。分析師認為,日本央行已暗示12月可能會調高利率,但新日相卻是不偏向升息的鴿派,在受薪階級的民眾荷包愈來愈薄下,央行的利率決策也變得格外困難。
周二美股科技指數表現疲軟,那斯達克指數和費半指數分別下跌2.04%及4.01%,AI相關個股表現相形疲軟,追究其原因不外乎是近期投資人對雲端服務商(CSP)科技巨頭Meta、Alphabet、微軟(Microsoft)以及亞馬遜(Amazon)預計2026年將進一步擴大AI資本支出的消息產生疑慮,因此AI相關概念股後續波動難免因而放大。
受到美國科技類股遭到拋售的影響,日經指數5日也開低走低,盤中一度大跌到49,073.58點,創1周最低點。不過,午盤出現低接買盤,日經跌幅也從早盤近5%,收斂到2.5%,最後收在50,212.27點,下挫1,284.93點。東證收3,268.29點,也跌41.85點或1.26%。
受到美國科技類股遭到拋售的影響,日經指數5日也開低走低,盤中一度大跌到49,073.58點,創1周最低點,早盤結束時暫收49,104.05點,重挫2,393.15點或4.65%,跌幅創7個月以來最大。東證收3,202.56點,也大跌107.58點或3.25%。
根據日本央行5日公布的9月會議紀錄,利率決策小組內有愈來愈多的專家學者認為,日本升息的條件已慢慢到位,其中甚至有兩位覺得,應該馬上要升息一碼才對。
降息已是美國聯準會,以及金融市場的共識,但近期聯準會仍呈現意見分歧的現象。追蹤美元兌換6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周一上揚0.07%,報99.873。由於美國政府關門,聯準會依賴的經濟數據不如過往般穩定,只能透過ADP就業數據等有限的非政府經濟數據作為判斷,且經濟數據好壞參半。
AI帶來更多榮景,卻沒有同步增加就業機會,經濟恐陷入1990年代的「無就業式復甦」。
韓國政府4日表示,當地10月CPI年增2.4%,增幅是2024年7月以來最大,9月為2.1%,預估值也是2.1%。分析師預測,通膨似乎捲土重來,可能讓韓國央行暫緩降息的時間會拖得更長。
日本政府上周五公布了10月的核心消費者通膨(CPI)較去年同期上漲2.8%,高於9月的2.5%及市場預期的2.6%。這似乎印證日本央行自身的預測,即在2026年3月結束的財年中,核心CPI漲幅將達2.7%。
日本政壇迎來新變局,高市早苗當選日本首相後,日圓兌美元匯率如市場預期走貶,目前已貶至154日圓,市場普遍解讀,日圓走勢應是短空長多,短線預計持續貶值,兌美元最低預計貶至155日圓,但長線是否維持貶勢待觀察。匯銀主管認為,後續觀察兩重點,一是美國及日本利率決策,二是日本央行後續是否進場干預。
聯準會上周公布最新利率決策結果,宣布降息1碼,隨後聯準會主席鮑爾記者會放鷹,強調12月降息非定論;儘管鮑爾話說得這麼明,PIMCO(品浩太平洋證券投顧)仍認為,聯準會是倚重經濟數據來決策,12月再次降息機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