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動武的搜尋結果,共909筆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眾議院表態,若北京對台動武,包含海上封鎖,日本可能認定為「危機事態」啟動集體自衛權,允許自衛隊以武力保護自身安全與利益。這是日本現任首相首度宣示,若台海爆發戰爭,即使未直接攻擊日本本土,日本也可能介入,這是日本安全政策的歷史性轉折,對東亞區域安全投下新的變數,也引發極大的爭議。
美國重要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於11月6日發表一份攸關台海情勢的關鍵報告:《應對中國攻擊台灣的經濟嚇阻策略》(Economic Deterrence in a China Contingency)。報告指出,美國與其盟友正將經濟制裁視為一種可能用來嚇阻中國對台動武工具並納入整體戰略規劃。
美國重要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於11月6日發表一份攸關台海情勢的關鍵報告:《應對中國攻擊台灣的經濟嚇阻策略》(Economic Deterrence in a China Contingency)。報告指出,美國與其盟友正將經濟制裁視為一種可能用來嚇阻中國對台動武工具並納入整體戰略規劃。
在吉隆坡中美經貿第五輪談判提前一天結束的背景下,中美雙方領導人10月30日在韓國釜山見了面。這是川普2.0治下與中方領導人習近平的首次面對面會談,但從川普1.0溯源,這也是他與中國領導人的再見面,可謂「梅開二度」。
川普與習近平在APEC釜山會談後,兩國就稀土供應、大豆與能源採購、芬太尼、關稅等議題達成協議。川普表示明年4月訪中,習近平亦將回訪美國。雙方同意加強經貿合作、定期交往,習近平稱「兩國做夥伴、做朋友」,而川普說兩國尊重加深,顯示美中領導人皆有意緩和緊張。
川普與習近平在APEC釜山會談後,兩國就稀土供應、大豆與能源採購、芬太尼、關稅等議題達成協議。川普表示明年4月訪中,習近平亦將回訪美國。雙方同意加強經貿合作、定期交往,習近平稱「兩國做夥伴、做朋友」,而川普說兩國尊重加深,顯示美中領導人皆有意緩和緊張。
美國總統川普定調「川習會」是G2歷史性會議,帶來了永恆和平與成功;戰爭部長赫格塞斯呼應川普,除了要做到「以實力維護和平」,更彰顯與中國的相互尊敬及正向關係。反觀民進黨拒絕改善兩岸關係,堅持以實力對抗中共,沒有避戰選項,但採購F-16戰機與潛艦國造等重大國防建軍計畫頻出狀況,錯誤戰略與國防管理失控使台灣安全陷入空前險境。
在吉隆坡中美經貿第五輪談判提前一天結束的背景下,中美雙方領導人10月30日在韓國釜山見了面。這是川普2.0治下與中方領導人習近平的首次面對面會談,但從川普1.0溯源,這也是他與中國領導人的再見面,可謂「梅開二度」。
巴基斯坦和美國9月簽下一項歷史性稀土協議,按照協議,總部位於密蘇里州的美國戰略金屬(US Strategic Metals,USSM)公司將在巴基斯坦投資近5億美元(約154億台幣),用以勘探、開發與提煉稀土及關鍵礦物。
剛落幕的「川習會」未提到台灣問題,但美國總統川普在受訪時稱,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已向他承諾,不會在其任內對台灣採取行動。川普並語帶威脅說,如果真的發生(武力犯台),習近平知道「後果」。但被問到是否會在北京犯台時協防台灣,川普則表示「我不能洩露祕密。」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接受媒體專訪時透露,上周習川會主要聚焦於中美貿易議題,並未討論到台灣問題。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經向他保證,在川普任內不會對台灣採取行動,因為他們「很清楚後果」。
美國總統川普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釜山會晤後仍餘波盪漾,尤其是出乎各方意料之外沒有談到的「台灣議題」。日前川普接受美媒專訪,主持人就追問如果中國攻台,「您會下令美軍保衛台灣嗎?」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他保證,在他主掌白宮期間,北京不會為實現「統一」目標,而對台灣採取行動。
美國總統川普11月1日發文揚言可能進入非洲國家奈及利亞,「荷槍實彈」消滅伊斯蘭恐怖分子,並且已下令戰爭部「為可能的行動做好準備」,並在文末警告奈國政府「最好快點行動」。奈國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
美國一個新創企業「艾倫控制系統」(Allen Control Systems)表示,他們所研發的「牛蛙」(Bullfrog)自動武器站,或許是對抗無人機的利器。現在美國陸軍M1艾布蘭坦克(Abrams MBT)與M2布萊德雷步戰車(Bradley IFV)正在安裝測試牛蛙,以應對在烏克蘭和中東地區的無人機威脅。
近日,華府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文章《穩定美中競爭關係》(Stabilizing the U.S.-China Rivalry),旨在說明兩強權競爭在所難免,但要避免衝突加劇甚至戰爭風險,同時談到台灣問題,認為華府應給北京「採取漸進式統一」創造「誘因」(incentive),另外對華府建議,明確放棄追求絕對勝利,承認中國共產黨執政合法性,接受某種共存模式,以及重建高層可信溝通管道。兩項建議確認兩強競逐必朝向「鬥而不破」,既讓美國總統川普欲打破過去全球化秩序,實踐「常識革命」或「交易外交」,也讓中國大陸欲尋求自身國際地位的提升,建立利於自己生存的秩序。這樣的論述與賴清德政府不與中國大陸對話交流,採取純對抗的策略截然不同。
在地緣經濟的交易表單上,幾乎所有關係都可以標價:稀土、關稅、晶片、農產等都有價格。唯有一個項目,理應無價--那就是台灣。2025年10月,當川普與習近平在釜山舉行短暫會晤,一場被稱為「貿易與出口緩解」的協商,其真正核心卻是:美中是否願意以台灣為籌碼。這不是外交的疏忽,而是權力的算計。
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奉國防部指示,以基於特殊安全為由,發布了一項新「飛航公告」(NOTAM),在波多黎各塞瓦(Ceiba)東南海岸外海劃設臨時禁航區。而編號為FDC 5/9106的命令將從11月1日起生效,一直持續到2026年3月31日為止。
10月26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中美第五輪經貿磋商,經過兩天的折衝尊俎,提前一天結束。雙方表示,將各自履行內部報批程序,下一步是等待領導人批准。這是呼應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在30日上午10時(南韓時間上午11時),預定在南韓釜山的會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