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南越國的搜尋結果,共11筆
在古代歷史上,皇帝多半是「高危職業」,權力無邊卻壽命短暫,能活到70歲的帝王已是極少數,更遑論百歲。然而,南越武王趙佗卻是例外,活到103歲,親眼送走兒子,連孫子都險些撐不下去。
清朝嘉慶年間,東南亞一個小國為了擺脫舊格局,向清廷上奏請求更改國號為「南越」,豈料竟觸及皇帝逆鱗,嘉慶勃然大怒,下令將國名首尾顛倒,對方只得改稱「越南」,並被冊封沿用至今。這場看似戲劇性的國號風波,不僅反映出清朝餘威與冊封體系的影響力,也道出國名背後隱藏的權勢角力與歷史玄機。
近日歷史學家佛格森有個生動比喻,認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處境和韓戰時的李承晚與越戰時的阮文紹相仿,都反對美國撤出戰場。而所謂川普和普丁和解的「反向尼克森」,同樣有把烏克蘭和當年美國想要抽身的越南相比。今年4月30日適逢南越淪亡50周年,為什麼南越會亡,值得我們重新省思。
近日,歷史學家佛格森有個生動比喻,認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處境和韓戰時的李承晚與越戰時的阮文紹相仿,都反對美國撤出戰場。而所謂川普和普丁和解的「反向尼克森」,同樣有把烏克蘭和當年美國想要抽身的越南相比。阮文紹是誰,可能很多年輕朋友很陌生,今年4月30日適逢南越淪亡50周年,為什麼南越會亡,值得我們重新省思。
在秦朝滅亡之際,天下反秦起義四起,然而讓人不解的是,秦國當年號稱擁有百萬虎狼之師,秦代名將章邯(ㄏㄢˊ)卻是率領奴隸組成的臨時部隊進行平叛,秦國正規軍卻遲遲未見出動,尤其南越地區駐紮的50萬秦軍,竟未曾北上支援。事實上,背後關鍵在於秦始皇早年曾下了一道鐵令,要求南越駐軍不得北返。
去年才率團參加賴清德總統520就職典禮的美國前副國務卿阿米塔吉13日逝世,阿米塔吉在美國政壇以直來直往著稱,深獲兩黨尊重,與台灣淵源可追溯至雷根政府時期,不僅對台灣相當友好,卸任後還不斷幫台灣建立與美國的政治人脈;他的辭世,讓台灣喪失了一位真正的好朋友。
秦始皇嬴政率領號稱「虎狼之師」的秦軍,先後攻破六國,成為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帝國,不過在秦始皇駕崩後,秦朝只維持短短3年就迅速覆滅,當時的百萬大軍都去哪了,為何沒能挽救帝國的崩塌?大陸歷史學者曝光背後內幕。
春秋戰國時期群雄爭霸,最終由秦始皇率領有「虎狼之師」稱號的秦軍,先後攻破六國、統一中原,成為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帝國,然而秦始皇駕崩後,秦朝只維持短短3年就滅亡,究竟這些百萬大軍去哪了?
大陸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8月8日在廣州動物園發表重大聲明,指出在廣州動物園麻鷹崗墓地共清理148座墓葬,及196件出土文物,而墓葬年代自西漢南越國時期,歷經東漢、晉南朝、唐、明、清,乃至近代,橫跨2100多年之久。
越南在古代有多個國號,史書一般將其稱為「安南」或「交趾」,不過隨著出身廣南阮主家的阮福映奪權,建立阮朝後,曾請求清朝皇帝御賜新國號為「南越」,結果被嘉慶帝看透野心,下令將國名首尾顛倒,並且沿用至今。
南越王墓是西漢時期南越國第二代君主趙眜(ㄇㄛˋ)的陵墓,於1980年代被發掘,是大陸嶺南地區已發現的陵墓中,規模最大、陪葬品最多且墓主人身分最高的陵墓。除此之外,從出土的文物中可以發現,南越王還是一名「吃貨」,除了殉葬了7名廚工,還在陵墓中安排了一間「廚房」,不但用具齊全,食材也非常澎湃,水裡游、陸上跑、天空飛的動物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