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南部海域的搜尋結果,共110筆
鳳凰颱風今(10)日起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影響台灣,新北市長侯友宜指出,預計明天白天會風大雨大,提醒民眾提高警覺,希望民眾提高警覺,市府會隨著颱風相關資訊,在會議結束後再度召開整備會議與北基桃討論,確認明天是否上班上課。新北市消防局指出,預估明日風雨達到停班課標準。
前言:民國40年,空軍史籍已有派機執行沿海巡邏及搜捕不明潛艦任務之記載。另按空軍作戰司令部(今空軍作戰指揮部,以下簡稱空作部)作戰紀錄顯示,空軍第一次發現中共潛艦是在43年8月,空軍第八大隊PB4Y-2海上巡邏機正駕駛石爾砥上尉機組,在基隆外海附近發現1艘潛艦。54年,空軍巡邏機於新竹外海發現不明潛艦,經空作部下令實施海空聯合反潛作戰,美軍駐基隆2艘驅逐艦,亦前往獵捕潛艦;這是政府遷臺以來,首次由空作部下令的海空聯合反潛作戰,也是唯一實兵、實彈的中美海空聯合反潛作戰,然未能真確打擊水下目標,尤為突顯國軍建兵力之迫切,爰在美軍顧問協助下,將S-2A反潛機列入建案。 S-2A反潛機建案歷經海軍及空軍多方爭取,最後奉核定於空軍成立反潛艇中隊,受海軍作戰管制。部隊成立之初,除由海軍負責外購S-2A空投設備及MK-44魚雷,以增強攻潛戰力外,並由空軍負責S-2A機接裝,飛行訓練及修護訓練等各項,另空軍反潛艇中隊人員亦分批派赴海軍接受反潛作戰相關訓練,任務飛機正、副駕駛及機工長由空軍派任,偵潛軍官及士官各1員,由海軍派任;在我海軍及空軍合力建置下,中華民國首支空中反潛兵力由此成軍。
中央氣象署地震報告指出,今(16)日16:42發生芮氏規模4.1地震,震央在台南市政府西南方40.4公里,位於台灣西南部海域,地震深度41.2公里。各地最大震度高雄市2級,台南市、屏東縣、嘉義縣1級。
據大陸央視新聞報導,今天(28日),隨著濱海109鋪管船將最後一節海管終止封頭鋪設到渤海南部海域,中國海底油氣管道總長度突破一萬公里,躍居世界前列。
強烈颱風「樺加沙」21日清晨發布海上颱風警報,中央災害應變中心隨即提升戒備,並召開第2次工作會議研判。氣象署預估,颱風將於22日至23日期間最接近台灣,東半部及南部山區恐現豪雨,花蓮、台東山區累積雨量最高上看800毫米。副指揮官林國顯強調,必須記取歷年颱風重創經驗,超前部署各項防颱措施,避免災害重演 。
樺加沙颱風來襲,各縣市嚴陣以待。北市災害防救辦公室21日指出,根據中央氣象署預估,陸警範圍將不會納入北市,不過21至22日受颱風外圍環流接近,台北市區陣風可達7至8級,23日颱風進入南海,市區陣風則可達8至9級。至於降雨部分,預估22日白天至23日晚降雨最顯著,有間歇性大雨。台北市長蔣萬安為因應可能災情,今日下午也將至北市災害應變中心召開整備會議。
中颱樺加沙今(21)日凌晨2時位於鵝鑾鼻東南東方850公里的海面上,朝西北西方向前進巴士海峽,將增強為強烈颱風,中央氣象署已於上午8點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預計今晚發布陸上警報,根據氣象署最新颱風暴風圈侵襲機率,恆春地區達90%,明晚起至周三(24日)清晨,東半部地區、恆春半島及高屏山區將出現陣雨或雷雨,並可能出現大雨或豪雨,其中花東地區、宜蘭及高屏山區雨勢最為明顯且持續,局部地區甚至可能達豪雨以上等級。
太平洋高壓逐漸東退,南方雲系將北移,兩個熱帶擾動正在發展中,其中一個未來路徑可能將往台灣海峽,對台灣東部、南部造成影響,如果離菲律賓陸地較遠,有可能增強為颱風。
地牛翻身!台灣東南部海域今(26日)清晨05時10分發生芮氏規模4.0有感地震,震央位於臺東縣政府南南西方36.5公里,地震深度為10.2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
據《科技日報》報導,8月21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所表示,自今年7月中旬以來,南沙群島永暑礁駐島環保部門與中國科學院島礁綜合研究中心駐站科研人員,在永暑礁近岸海域持續監測到大陸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儒艮活動。
中颱楊柳持續往台灣方向前進,中央氣象署今(12)日清晨5時30分已針對台灣東南部海域、巴士海峽發布海上警報,預計下午就會發布陸警,明日中午從台東登陸。有氣象粉專表示,台灣東南部的海水又熱又燙,提供楊柳源源不絕的能量,「楊柳走了一條讓它可以活下去的路」。
中央氣象署12日清晨5點30分針對台灣東南部海域、巴士海峽發布海上颱風警報,陸上颱風警報下半天發布。中度颱風楊柳持續進逼,預估將以最強姿態登陸台東;一旦路徑北偏,花蓮、宜蘭也不能排除成為登陸點。根據氣象署資料,東部、南部受威脅程度最大,7縣市遭暴風圈侵襲機率,破90%!
楊柳來勢洶洶,前氣象局長鄭明典分享天氣雲圖指出,楊柳颱風上出現一條明顯的弧線,代表東南風及南方更潮濕空氣正在讓颱風增強,接近輕颱上限。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也表示,楊柳將進一步增強為中颱,將在周三中午到夜晚穿越台灣上空,宜花東、南部、中部會有半天至一天的強風大雨,北部也有強陣風。
中俄聯合軍演3日在日本海海域舉行,展開為期3天的海上演練階段。儘管此前中俄皆表示演習不針對其他國家,但由於正值美國空軍在夏威夷、關島和日本等地舉行演習,加上日本防衛省近期也示警,中俄軍事合作帶來嚴重安全隱患,也讓外界解讀中俄這場軍演衝著美日而來的意味濃厚。
大陸央視報導,中國海油22日透露,位於渤海的億噸級油田——墾利10-2油田開發項目順利投產,標誌著中國大陸海上最大規模淺層岩性油田正式進入生產階段。
中央氣象署地震報告指出,今(15)日21:58發生芮氏規模4.8地震,震央在台東縣政府南方127.6公里,位於台灣南部海域,地震深度29.4公里。各地最大震度屏東縣3級,台東縣2級。
今年第4號颱風「丹娜絲」於今(5)日凌晨2時生成,中央氣象署上午8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中央災害應變中心隨即開設並於上午10時召開第一次工作會報,由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主持。預計丹娜絲將於6日晚間起影響台灣陸地,主要強降雨區為台中以南及東半部地區;強陣風影響範圍全台沿海地區、離島及中部山區,提醒各地方政府與民眾做好防颱準備。
全球升溫速度最快的歐洲迎來北半球夏季首波熱浪,多國6月29日氣溫飆升至極端水準,逼近攝氏40度。日本多地6月30日也同時遭遇「猛暑日」,超過100個氣象站氣溫超過35度。聯合國永續發展籌資會議則因資金問題,引來社運人士批評,上街抗議已開發國家「不要太自私、加強團結發展中國家」。
為因應漁業資源匱乏趨勢及提升我國養殖產業競爭力,水試所啟動資源增裕計畫,擬定數種沿近海重要物種進行人工繁殖技術研究,2022至2024年陸續完成黑䱛(黑喉)、康氏馬加鰆(土魠)、鱰魚(鬼頭刀)、赤鯥(紅喉)繁殖技術開發,2025年接續在黃背牙鯛(赤鯮)的人工繁養殖技術完成突破,目前已可穩定蓄養由深海採集之赤鯮種魚1年以上,並培育魚苗成長達5公分以上,可作為增裕我國沿近海域漁業資源及厚實養殖技術實力之重要基礎。
中國大陸海軍遼寧艦航母編隊6月初首次穿越第二島鏈,出現在日本南鳥島和美國硫磺島東南部海域,不久後山東艦航母也在硫磺島海域現跡,並與遼寧艦進行演訓。此舉除證明大陸海軍遠洋部署與作戰能力的提升,也代表共軍在西太平洋戰略縱深的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