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反映成本的搜尋結果,共295筆
南茂(8150)周二召開線上法說會,南茂今年第三季每股盈餘0.5元,展望後續營運,雖然終端消費需求仍相對保守,但記憶體動能穩健,記憶體動能可望優於DDIC產品,明年記憶體市況可望一整年都是好年,南茂也持續聚焦優化產品組合、營運成本管控,以及活化閒置資產。南茂明年配息水準,目標不低於今年。
內政部9月18日通過《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修正草案,提出3大重點,包含保障房客三年租期、限制續約租金漲幅,以及強化出租雙方權益保障。修法目的在穩定租屋市場、提升居住保障;不過,實務面是否能兼顧房東利益、維持市場供給,仍引發業界討論。
半導體業界傳出,台積電從9月起陸續通知客戶,決定自2026年元月起,5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將執行連續四年的漲價計畫,報價平均漲幅約3~5%。這是台積電罕見採取的長期調價策略,顯示AI與高效能運算(HPC)需求強勁,台積電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的議價力與技術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
不銹鋼廠陸續開出新盤價,與市場先前預測的平低盤一致,華新麗華全品項都維持平盤,燁聯304每噸調降1,000元,316L及430維持平盤。另一家不銹鋼大廠唐榮31日也開盤,304每噸調降1,000元,316L附價則維持平盤。
工業物聯網領導廠商研華(2395)周四舉行董事會,公告2025年第三季財報,並將下周三11月5日舉行第三季線上法人說明會,會中由綜合經營管理總經理陳清熙及嵌入式事業群總經理張家豪主講。研華今年第三季每股盈餘為3.20元,創下九個季度新高;累計前三季每股稅後盈餘升為8.67元。
國內線航空票價的成本調整機制26年沒更動,由於物價飛漲、人事成本逐年提高,航空業者22日表示,已向交通部民航局提出票價調漲需求,盼在兼顧離島居民負擔的條件下,適度反映引進新機採購成本及薪資調漲等營運成本。民航局對此表示,會針對業者成本及離島運輸需求綜合評估。
國內線機票票價機制26年未調整,立榮航空與華信航空高層今出席飛航安全管理國際峰會,2家業者皆透露,已向交通部民航局提出票價機制調漲需求,26年前的票價成本計算已不符營運現況,新機、人力、維修成本皆增加,應適度反映成本,盼能「合理地漲」,後續將在票價審議委員會審核。民航局表示,會就業者訴求綜合評估。
銀價上周創下歷史新高,累計今年以來已飆漲逾八成,重創被動元件電感廠成本結構,業界統計,銀漿占積層電感、磁珠(Bead)材料成本超過50%,撐了一年,各大廠低價庫存幾乎用罄之下,電感漲勢將掀蓋。
ABF載板大廠景碩(3189)17日股價上漲2.37%,收高151元,再創今年新高,周漲幅達9.82%。目前日KD及周KD均已交叉向上。
台積電近期宣布,下一代2奈米晶圓代工價格將較3奈米製程上漲約50%,傳出引發主要客戶高通與聯發科強烈反彈。根據《朝鮮日報》報導,高通因台積電3奈米製程代工價格上升而面臨成本壓力,導致獲利受損,現正評估將部分晶片訂單轉向三星,以分散風險並降低生產成本。
美中關稅戰,全球品牌服飾廠轉單,機能及羽絨服代工廠廣越(4438)董事長吳朝筆15日指出,旗下約旦廠受惠,產能持續滿載,營運貢獻度增強,預期可為今年第四季營收增添創歷年同期新高的動能。
AI伺服器網通需求持續火熱,PCB供應鏈再交出亮眼成績。高技(5439)、博智(8155)9月營收雙雙改寫單月歷史新高,反映AI伺服器主板與網通板接單暢旺,推升第三季營運同步登峰。今年以來兩家公司均受惠美系雲端及ASIC伺服器平台拉貨動能,下半年產能滿載、毛利率穩步提升,整體營運維持高檔態勢。
今年至少已有7種原廠藥宣布將退出台灣市場,且集中於三高用藥。藥師指出,包括高血脂用藥美百樂(Mevalotin)、高血壓用藥安普諾維(Aprovel)、氣舒痰液、百憂解錠等都在退場之列,其中幾款需求量大,恐造成慢性病人被迫換藥,甚至面臨缺藥,呼籲衛福部建立預警與應變機制。食藥署指出,退出藥物都有可替代藥品,目前也送出《藥事法》修正案,未來所有藥品退場,都必須提前半年通報,以利主管機關因應。
豬價自端午節期間飆破每公斤百元,後續又因豪雨災情、豬隻育成等問題,使價格再上升至約105甚至110元,並維持逾2個月,連帶提升滷肉飯、炕肉飯等小吃價格。日前豬價終於回穩下降至雙位數,到中秋又回升至約百元,讓民眾擔憂「百元豬價」是否將成為常態,對此養豬協會指出,隨飼養成本的上漲,百元豬價「合情合理」,也期盼政府能給予更多協助讓價格穩定在百元。
遠東新(1402)副總黃全億在接受採訪時指出,在全球通膨與關稅壓力升溫下,運動用品產業面臨成本轉嫁與供應鏈調整的雙重考驗;國際品牌近來陸續調整售價與產品組合。遠東新則以循環材料創新與產能布局回應趨勢,強調在「永續×設計」之間取得市場競爭力。
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19日決議,民生電價平均調幅0.71%,預估將影響1,400萬戶的住宅及商家。經濟部長龔明鑫20日表示,過去幾次調漲大多是產業用電漲價,民生用電和台電的發電成本「偏離度已越來越大」,因此進行適度的修正。
全球記憶體市場吹起漲價號角,繼SanDisk率先調漲NAND Flash報價10%後,美光9月12日向客戶發出通知,暫停報價一周,涵蓋DRAM與NAND全線產品。產業人士直言,本輪漲價來勢洶洶,「按照過往經驗,可能是一波到底」。
經濟部19日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考量到電價仍未能反映成本,且台電面臨鉅額虧損的情況,電價須適度反映,因此做出產業電價凍漲、民生電價上調決定。民生電價平均調漲3.12%、每度2.89元;整體而言,電價平均微調0.71%,對全年CPI影響約0.0133個百分點。
大宗物資大統益19日法說,總經理陳昭良對下半年景氣與匯率看法,認為下半年持穩,豬價雖居高點,但國內需求量變化不大。他同時強調,不會預測匯率走勢,避險操作僅為配合實際原料採購需求,樂見新台幣升值以降低進口成本。
還是漲了!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19日拍板,10月民生電價平均調漲3.12%,其中住宅基本段跟最高段的漲幅最高達6%,百萬小商家700度以下也全動,成本提升,合計1450萬戶受波及。住家如月用700度,1年會多付840元電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