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台大心理系的搜尋結果,共09筆
國立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舉辦「量子的世界,行星健康與你我的健康」國際工作坊,邀集來自全球26國超過230名學者與實務專家,透過實體與線上形式參與。活動聚焦量子力學如何解釋人類五感與呼吸系統與環境間的互動,從微觀角度重新理解行星健康與人類健康之間的連動關係。
失智症是超高齡社會常見問題,市面上已出現許多聲稱能改善失智症狀的燈光產品,最受關注的是40赫茲頻率的聲光刺激。專家指出,部分的動物實驗與初期人體研究顯示,這可能有助改善認知功能、減緩腦部萎縮,但尚未有一致的結論,也較難推論到中、重度失智症個案。
失智症是超高齡社會常見問題,市面上已出現許多聲稱能改善失智症狀的燈光產品,最受關注的是40赫茲頻率的聲光刺激。專家指出,部分的動物實驗與初期人體研究指出,這可能有助改善認知功能、減緩腦部萎縮,但尚未有一致的結論,也較難推論到中、重度失智症個案。
大學繁星推薦今(18)日放榜,台南市新營區私立南光高中有57人錄取,其中錄取台灣大學心理系的王亭裔,原本有機會上醫學系,但他出於對心理學的興趣,放棄填醫學系,選擇心理學系,如願上榜後,他非常開心。
前立委、耶魯大學政治學博士郭正亮日前被問道,「當年怎樣確定人生目標?」他回應,「我其實沒有怎麼確定,都是誤打誤撞出來的」。但他也坦言,還是有朝向一個目標在前進,就是希望對社會有影響力,想幫台灣做點事情!
前立委郭正亮日前在網路節目《每週亮友問答》被問道是否為中國人?他表示,這個問題他被問過上百次,因此做一個正式的回答。他指出,他出生於台灣,當然是台灣人;「可是我認同中國,我也欣賞中國文化,所以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
現今日常生活中,人們時常在線上語音型智慧助理Google Assistant、Apple Siri或ChatGPT等AI對話引擎互動,但人工智慧反饋訊息是否全都可信呢?台大心理系跨國研究團隊發現,人類會在與提供不實資訊的人型機器人交流後,將約7至8成機器人所提供的不實資訊,錯誤地指認為真實資訊。這項研究成果刊登在20日出版的頂尖國際期刊《美國心理學家》,對大眾與AI對話引擎的開發者提出警告。
生成式AI(人工智慧)被廣泛使用,台大心理系教授黃從仁的研究團隊20日在《美國心理學家》期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對話機器人的訊息中有77%錯誤詞彙成為參與者的記憶,且即使加註一次性警語,也無法減少錯誤的記憶。也就是,機器人提供的錯誤資訊,約7、8成會變成使用者的記憶。
生成式AI愈來愈被廣泛使用,台大心理系教授黃從仁的研究團隊11月20日在《美國心理學家》期刊發表最新的聊天機器人研究,對話機器人的訊息中有77%的錯誤詞彙成為參與者的記憶,且即使加註一次性警語,也無法減少錯誤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