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咸豐草的搜尋結果,共25筆
提到入侵,多數人一定立刻想到了戰爭,尤其是俄羅斯與烏克蘭之戰。事實上,入侵與戰爭不只發生在槍炮彈藥上,也發生在許多領域,例如生物的本土性。
高雄市那瑪夏區楠梓仙溪沿岸是山芙蓉、三葉花椒等原生種植物的重要生長地,近年卻有遭外來種銀合歡入侵的跡象,高雄市農業局26日攜手國立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舉辦外來入侵植物移除活動,帶領民眾識別並移除逾2000公斤外來入侵植物,農業局指出,目前已申請相關經費,強化保護原生植物環境。
農曆年後,餐飲度小月,雙北的吃到飽自助餐廳紛紛端出新主題菜式衝高人氣與買氣。台北福華大飯店「彩虹座」全新主題「海鮮交響曲」,以超過20種新鮮海味打造50道海鮮佳餚,餐廳同時祭出平日兩人同行,第2人半價等3大優惠方案助攻餐廳營收。新北最高景觀餐廳「50樓Café自助餐」,精選櫻桃鴨、噶瑪蘭豬、鬼頭刀等宜花東在地食材,獻上「山海好食宜花東」主題佳餚迎賓。
國防醫學院長期推動全人教育,建置「醫澤園」,打造原始多元生態環境,以及螢火蟲生態棲地復育基地,教育學生實踐環境保育,並邀請地方志工參與維護環境,提升社區民眾對生態環境保育的意識與行動,同時實踐社會責任;日前榮獲第9屆臺北市環境教育獎學校組特優獎,展現國醫環境教育顯著成果。
國防醫學院每月舉辦2次「醫澤園棲地營造與維護」活動,開放校外民眾參與「醫澤園」的生態保育工作。公衛系副教授張中校表示,志工們包含校內師生、校友及民眾,一同身體力行維護環境、飼養螢火蟲,希望匯集大眾的力量,為保護生態及永續經營做出實質貢獻,並深耕社區,提升社區民眾對生態環境保育的意識與行動,實踐社會責任。
文化部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舉辦的「上菜普拉斯(Table+)2024中台灣飲食文化創生展」今天開幕,以象徵和諧共融的「中台灣刈包」為系列活動揭開序幕,展覽以飲食文化為紐帶,串聯土地、人文與歷史,詮釋中台灣飲食文化從傳統走向現代,從承襲邁向創新的演變歷程。
為了以大自然為師,竹科員工與眷屬在28日教師節這天,與清華大學環文系ESDxESG USR推動中心師生們,共同發起生態調查和掃除外來種的自然解方活動,積極投入香山溼地的維護與管理工作,並響應香山溼地生物多樣性復育行動,清除外來種菟絲子、大花咸豐草,使永續發展教育的教學創新與自然解方在地實踐更加有效能。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汶水遊客中心座落在苗栗縣大湖鄉,園區有10公頃,區域內有寬闊的開放式草坪,還有生態景觀湖等自然生態區,2024年國立中興大學教授邱清安研究調查汶水園區植物相普查資料顯示園區內有100科300種,屬於台灣原生種的植物有180種。雪管處規劃利用園區植物來做印染,從9月21日至22日舉辦「玩植物印染.探索雪霸植物的秘密顏色」活動,歡迎大家來尋找屬於自己的那張植物印染。
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攜手食品集團至偏鄉舉行營養教育營,帶著南投縣信義鄉同富國小學童認識大花咸豐草、龍葵等可食用野菜,由在地餐廳慢午廚房主廚松芳古指導學童製作健康餐食,讓學童認識家鄉物產並學習營養知識,並把正確的飲食觀念帶回家與部落。
北市太平國小校友施瑛雪、陳一銘等人努力推動母校成為社區據點,但歷經校長更換,發現都市生態觀念在校園中仍較封閉不易推展,決定將倡議觸角伸到校外,盼影響更多人參與,終於在去年8月成功媒合日據時期大稻埕重要仕紳黃玉階創設的台北市至善堂,認養閒置的延平北路二段201號公有地,如今已種上大菁、大花咸豐草等原生植物,做藍染、食用或造景,打造為生態永續教育美學基地「延平201」。
推廣夏日淨零綠生活,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8月10日晚間將在管處前停車場舉辦「七夕星空音樂會」,今年吟唱主題為「為環境而唱」,邀請民眾聆聽音樂會之外還有特色綠色市集,重現古早時代熱鬧的節慶時刻。
台灣宅配通(2642)攜手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推動移除外來種植物計劃,守護國家公園的原生種植物,為臺灣環境永續盡心力,實現生態環境永續平衡發展。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8日與台灣宅配通公司合作,共同辦理「逆轉生態危機2.0:雪霸外來種植物移除工作假期」,雪管處力促公私合作,讓民眾了解外來入侵種擴散,對原生植物生態影響,並希望大眾未來可攜手移除外來種動植物,將外來種植物所占據棲地歸還給台灣原生種。
台北市立動物園僅存的26歲單峰駱駝「玉葉」,這2年來已步履蹣跚,更出現臉部毛髮變白及食慾不佳情況,近期站立更顯困難,保育員每日還會耐心地觸摸牠的駝峰和腿部,鼓勵牠站立起來,獸醫及照顧團隊也會定期的為玉葉治療,增進食慾和營養攝取,但仍不敵老化速度,最終於3日上午死亡。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迎接暑假來臨,一群生態小精靈已悄然現身在湳仔溝,新北市政府水利局邀請民眾來趟生態半日遊,偕同親友至板橋湳仔溝與新海人工濕地走走,拍照打卡騎單車,欣賞各種翩翩起舞的蝴蝶。
養蜂人「逐花而居」,養蜂場大多在平地果園與淺山區,為不受作物開花影響,近年來政府開放林地養蜂,在不使用農化肥料及不干擾地上植被等情況下,蜂農租借私有林地或政府林地養蜂,台灣養蜂協會指出,積極發展各地特色蜂蜜,輔導蜂農加入產銷履歷及發展證明標章認證制度,才可讓國產蜂蜜有價值。
新北市板橋湳仔溝經水利局整治,沿線景觀及環境獲得改善,包括在大觀橋上、下游處打造蜿蜒曲折的河道,在兼顧防洪安全考量下,創造出生態發展的空間。同時在河道內大量種植各種水生植物,為鳥類、昆蟲及兩棲類生物提供適宜的棲息環境,促使湳仔溝生態更加的蓬勃發展,水利局邀請民眾可至湳仔溝來趟生態之旅。
受氣候影響,今年荔枝、龍眼開花率偏低,僅往年3、4成,連帶影響蜂蜜產量。苗栗縣蜂蜜收成不到以往2成,蜂蜜評鑑比賽首度喊卡。新竹縣農會原定6月中舉辦國產龍眼蜜評鑑也因參賽點數不足停辦,台南市、高雄市則將視報名人數再決定。蜂農希望農業部修正天然災害救助辦法,納入蜂農損失給予補償。
桃園市蜜源主要仰賴中南部的荔枝龍眼及沿海咸豐草,因今年荔枝及龍眼的開花率銳減,影響了蜜蜂採花蜜源,蜂蜜產量預估減少2成,而桃園共有5個養蜂產銷班,共登錄了7111蜂箱。
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系碩士班學生林仲威、薛凱潔與糕菲庇護工場、財團法人電路板環境公益基金會合作,籌備近一年的時間打造出「東倒西外Don Don Cookie」愛心鐵盒餅乾,將台灣常見的外來種生物設計成8種可愛的餅乾,透過跨界合作的方式,共創身心障礙朋友的工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