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喜茶的搜尋結果,共33筆
中秋佳節將至,月餅是應景食品,其出現在歷史上的時間則可追溯至唐宋時期。有大陸網友分享小小一塊月餅熱量竟達430大卡,驚呼「感覺就是老祖宗們的士力架(Snickers)」;貼文曝光,吸引相當多網友討論熱潮,更有新疆網友分享在吐魯番市出土的古寶「寶相花月餅」,笑稱這根本是五仁月餅的前身了。
據《壹讀》報導,走進一家奶茶店,擺在你面前的第一大難題,很可能是看不懂菜單。最近,「感覺現在的奶茶名都很古風」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不少網友表示奶茶名就像皇帝賜的封號,根本看不懂,去現場點單名字都說不出口。還有人調侃道,「奶茶基礎,名字就不基礎」。
原本重兵布局中國大陸的鮮活果汁-KY(1256),因應主力客戶大陸蜜雪冰城、喜茶等海外拓展需求,決定返台投資設廠,供應大客戶海外所需手搖飲果汁、果粒等物料,鮮活果汁日前並完成與日資月島食品簽訂廠房交易,以及農科土地承租等,加上設備導入預計投資逾2億元,估計明年第一季農曆年前可望投產。
中國大陸大型餐飲品牌近年積極進軍南韓首爾及全國主要商圈,掀起消費熱潮,其中以中國大陸第一大火鍋品牌「海底撈」為例,該品牌本月10日於首爾地鐵弘益大學站入口附近店面出現83組客人候位、等候時間長達190分鐘的盛況,業界預估今年在南韓的年營收將突破1000億韓元(約新台幣21.5億元)。
瑞幸「殺」回美國了。中國咖啡「卷王」空降紐約。據《刺蝟公社》報導,今年6月30日,瑞幸咖啡在美國的兩家店同時開業,分別位於紐約曼哈頓百老匯大道和第六大道。外界都睜大眼睛在看,瑞幸在大陸國內「每杯9.9元(人民幣)」的低價策略,能夠成功複製到美國市場嗎?
在中餐品牌出海勢頭正盛的當下,一位來自台灣的設計師,正默默在國際舞台上為中華餐飲品牌披上文化的華服。他叫利旭恒,曾獲德國紅點、IF、日本Good Design、荷蘭Frame等國際指標設計大獎,始終專注於「如何讓一間中餐廳的空間,也能講出中華文化的故事」。
數年前曾在美國資本市場失足退市的中國最大咖啡品牌連鎖店-瑞幸咖啡,近年在中國市場大力擴張,如今在當地的門市數量已是星巴克的2倍多。瑞幸咖啡如今正準備重返美國拓展市場,已經計畫在紐約曼哈頓下城開設一家分店,邁出迄今為止在國際化道路上重要的一步。
據鳳凰網「公司研究院」報導,大陸星巴克居然也加入降價大軍了。6月10日放出大招——星冰樂、冰搖茶、茶拿鐵等幾十款非咖啡飲品集體降價,最高直降6元(人民幣,下同),最低降至23元起。這可樂壞了一眾打工人。
在中國大陸五一長假帶動業績下,鮮活果汁-KY(1256)自結5月合併營收3.85億元、年增12.15%,累計前五月合併營收14.12億元,年減幅收斂至14.59%。
新聞提要■2025年初,大陸茶飲市場迎來新一波變革,多家知名品牌如喜茶、奈雪的茶、霸王茶姬等,紛紛開出創新店型,主打「茶飲+」模式,結合烘焙、輕食、量販零食等多元業態,打造沉浸式消費情境。
據觀察者網報導,如今,隨著中國的食品和飲料品牌在東南亞地區越來越受到歡迎,這不僅為當地人提供了替代美國知名餐飲連鎖品牌的選擇,而且還擴大了中國在周邊經濟體中的商業和文化影響力。
據公眾號「Jair視界」報導,北京國貿某金融公司的會議室裡,28歲的投資顧問李薇正在給同事示範如何用15元(人民幣,下同)做出三菜一湯。她熟練地將預製菜包(調理包)倒進微波爐餐盒,而轉動計時器的手腕上戴著價值3萬元的機械表。
據新浪財經報導,今天(2月10日)上午,大陸知名手搖飲「喜茶」發佈全員內部郵件,提及2025年公司最新的戰略的思考與選擇。喜茶在郵件中表示,新茶飲行業的「數字遊戲」已經走到盡頭,無意義的價格、營收、規模內卷正嚴重消耗用戶對新茶飲的喜愛。過去幾年來,出於資本目的、營收利潤考量的價格戰、盲目的門店規模擴張,導致行業陷入同質化競爭與門店過剩。新茶飲行業仍舊處於早期發展階段,短期內「數字遊戲」與「規模內卷」的死胡同,並不是行業的終點,還有很多階段需要經歷。
據《新週刊》報導,2025年1月1日,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更新招股書。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24年9月30日,蜜雪冰城在中國大陸的門店數量已經超過4萬家,此外,尚有約4800家門店開設在海外市場。
據《環球時報》報導,「具有價格優勢和技術實力的中國公司正在全力開拓韓國市場。」韓聯社5日報導稱,從小米、比亞迪到名創優品,尋求海外增長動力的中國企業數量正在增加。一些企業預告將進軍韓國市場,一些企業在韓國設立新法人,還有一些曾撤出韓國市場的企業重新回歸。「中國品牌的『韓國行』非常活躍。」韓國《朝鮮日報》如此評價。
受中國大陸內需增勢放緩、歐美對中國產品加徵關稅等因素影響,比亞迪、小米等中國企業積極尋求海外市場突圍。近期包括中國電動車、家電及電商等各領域巨頭,積極進軍韓國等海外市場,但也面臨韓方反制的壓力。
韓聯社報導,受中國內需增勢放緩、美中貿易摩擦持續、歐美對中國產品加徵關稅等利空因素影響,中國新能源車、家電和電商等各領域企業為拓寬銷路,積極進軍韓國等海外市場,挖掘增長動力。
據《新周刊》報導,社交媒體上,「韓國人來中國過周末」的話題突然火了。據韓國SBS電視台報導,很多韓國年輕人選擇周五下班搭機飛往青島、上海,赴華遊預訂量暴增。這一波出遊熱,呈現出年輕人居多、周末短途遊為主和鎖定沿海大城市的特點。
曾經風靡大陸的手搖茶飲市場,正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倒閉潮。據「紅餐網」大數據統計,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已有高達19.7萬家奶茶店關門,包括一線品牌加盟店、小型文青奶茶店,以及小有名氣的網紅品牌。
據界面新聞報導,現製茶飲連鎖經過兩年的開放加盟、快速擴容,如今可能已經來到了深度調整的關口。截至2024年11月12日,窄門餐眼數據顯示「奶茶飲品」行業門店總數達41.26萬家,近一年新開14.23萬家門店,其中,淨增長顯示為-1.77萬家。現有茶飲品牌們卷低價已經卷不動,新茶飲品牌想賺錢難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