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垃圾分類的搜尋結果,共330筆
金門家扶中心長期致力於服務地區經濟弱勢兒少及家庭,除提供經濟扶助與教育支持外,也重視家庭生活品質的改善。為讓扶助家庭擁有整潔、安全與安心的居住環境,特別結合展愛志工隊與社區資源,協助進行居家環境清掃與修繕服務,期盼藉由實際行動,為家庭創造更舒適的生活空間。
郭源元5日出席科技互動光影展「愛麗絲拯救仙境:沉浸之旅」台北站,她自認有手機成癮,一天會花3小時滑手機,愛看Threads跟Instagram,而近期王子、粿粿爆出婚外情,遭范姜彥豐揭露一事被熱論,她表示有看到,不過心情沒有特別起伏,「就是看到一個故事或新聞,沒有特別訝異。」她跟王子大約在6、7年前一起玩過狼人殺,但彼此沒有私交。
近期非洲豬瘟疫情從台中炸開後,全台禁運又禁宰豬隻15天,各地吃不到溫體豬肉叫苦連天,禁餵廚餘政策也搞得全台6成廚餘去化卡關,原先搶收剩食餵豬的畜牧場與農友也因無利可圖懶得清運,突然爆量的廚餘多由公家清潔隊一肩扛,各地清潔員面對兩倍起跳的工作量齊聲喊苦。
春浪音樂節20周年於2日圓滿落幕,三天活動累計吸引超過四萬名觀眾參與,今年金曲獎最大黑馬李竺芯首度以完整樂團編制登上春浪舞台,展現強大舞台能量與成熟台風。台下不乏長輩粉絲為了她首次參加音樂節,現場更笑稱「李竺芯是台灣最強的孫女輩偶像」,引發共鳴。
台中梧棲區1處養豬場22日爆發非洲豬瘟,台中市府23日舉行記者會對外說明,副市長黃國榮表示,農業局3日內清查全市168個養豬場及大安肉品市場,確保肉品安全無虞;另學校團膳廚餘將由環保局提供窗口協助去化。
桃園將於明年元旦針對機關、學校跟市場試辦隨袋徵收,但政策說明不足,地方瘋傳引反彈,不分黨派議員都認為市府宣傳不力,環保局強調首波是針對非家戶試辦,至少會先運作2年才會視試辦成果滾動檢討是否擴大到家戶辦理,也強調現階段本就隨水費徵收,隨袋徵收按量取價更經濟實惠。
「2025台中市民野餐日」將於11月2日在全市29區同步登場,今年活動呼應「台中綠美圖」試營運,以「草地閱讀」為主題;市府20日於新市政公園舉辦宣傳記者會,市長盧秀燕邀請市民「帶上最喜愛的1本書、最愛的人與最喜歡的食物及太陽眼鏡,一起體驗草地閱讀的樂趣。」
「2025台中市民野餐日」將於11月2日在全市29區同步盛大登場,今年活動呼應「台中綠美圖」試營運,以「草地閱讀」為主題;市府20日於新市政公園舉辦宣傳記者會,市長盧秀燕邀請市民:「今年的野餐日,帶上最喜愛的一本書、最愛的人與太陽眼鏡,一起體驗草地閱讀的樂趣。」
9月企業永續行動力
桃園市為減少垃圾量,決定今年12月起試辦機關、學校、市場垃圾費隨袋徵收,明年1月正式上路。不過有民代認為,攤商至今搞不清楚規定,擔心利潤變少,也管不到市場周邊違法攤商。桃園市環保局認為,新制可減少1至2成垃圾量。
10月10日至12日即將迎來雙十國慶3天連續假期,新竹市環保局堅守崗位服務民眾,除12日(周日)採假日定線定時定點清運外,其餘日期均維持正常垃圾清運,環保局請民眾注意垃圾分類以維護環境清潔,並多加利用「新竹市清運車便民查詢網」掌握垃圾車所在位置,減少在外等候時間。
廚餘若要能源化,須有足夠的廚餘量,而據環境部統計,近年家戶廚餘回收量逐年下降,從2018年約60萬公噸減少至2024年約50萬公噸,但仍有多個縣市今年1至4月每個月的廚餘回收量增加,尤其高雄市與去年同期比較,平均每月增加3202.25公噸最為明顯。
10月4日至6日即將迎來連續3天中秋節假期,為加強服務民眾,新竹市政府除10月5日採假日定線定時定點清運外,其餘維持正常垃圾清運。環保局提醒,中秋烤肉期間,請民眾注意垃圾分類以維護環境清潔。
南投縣日產約250噸家戶垃圾得外運去化,迄今已4車、共120噸垃圾因分類不確實遭退運,意指喪失120噸垃圾配額,縣府環保局宣布,10月1日起南投市公所率先試辦「加強不透明垃圾袋破袋檢查」,南投市長張嘉哲盼市民配合,攜手打造更乾淨、安全的生活環境。
婚姻不僅是愛情的延伸,更是責任與承擔。然而一名婦人小萱指控丈夫阿國(均化名),婚後不僅未盡家庭義務,反而冷漠對待,甚至多次以「冷暴力」及不當行為折磨她,讓她身心俱疲,最終提告離婚。法院審理後,認定夫妻關係已無回復可能,准許離婚。
雲林縣去年實施沿線垃圾破袋檢查,初步收到成效,至今年7月垃圾量減少5.47%,資源回收率上升至51.32%,廚餘回收量大增4成。環保局長張喬維呼籲民眾,齊心打掃環境、疏清水溝,更體面迎接10月18日至23日全國運動會時從各縣市遊客。
雲林縣去年實施沿線垃圾破袋檢查,推動垃圾減量與資源回收,初步收到成效,至今年7月垃圾量減少5.47%,資源回收率上升至51.32%,廚餘回收量大幅增加4成。環保局長張喬維呼籲民眾,齊心打掃環境、疏清水溝,更體面的迎接10月18日至23日全國運動會時從各縣市來的遊客。
花蓮市垃圾掩埋場本月二度起火,今清晨6時疑因沼氣外洩竄火苗燃燒,清潔隊與消防人員合力將火勢壓制,已在垃圾場布設沼氣管引導排放,因花蓮市垃圾暫置量高達8萬公噸,市公所盼加速去化能力,環保局則表示,已協調台泥氣化爐協助增加處理量能,並請外縣市幫忙處理,明年則是編列5千萬元預算「打包」裸露垃圾,防止垃圾臭異味逸散與火警意外。
環境部推動「多元化垃圾處理計畫」多年,今年編列12.1億元協助地方整改焚化爐、整頓垃圾掩埋場,但環境部以新版《財劃法》通過,地方政府統籌分配款增加為由,減列明年補助經費至5.5億元,大減6.6億元。立委認為各地方垃圾處理量能有限,屆時環境部長彭啓明喊出2026年底前解決垃圾山恐難達標,呼籲中央與地方共同研商解決,不要打政治口水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