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培養土的搜尋結果,共42筆
針對台中市養豬協會呼籲設立「共同廚餘蒸煮中心」、維護廚餘養豬制度的聲明,台中市政府回應,市府將考量中央政策做整體評估。
台東縣政府7年前興建「廚餘回收再利用中心」,卻因驗收爭議而長期閒置,期間廚餘由外縣市養豬場收取,直至10月下旬國內爆發非洲豬瘟,才暫由縣內焚化爐代處。對此,縣議員張國洲、黃治維要求環保局通盤檢討;環保局長黃權煒則回應,新廠已重新公告招商,預計明年6月可望正式啟用。
台灣爆發非洲豬瘟後,台南市政府隨即啟動跨局處應變機制,全力阻絕疫情擴散。市長黃偉哲28日前往城西廚餘高速發酵廠視察時強調,市府除全面啟動防疫措施,確保廚餘收運與去化過程穩定、安全無虞外,未來更將持續推動「廚餘不餵豬」政策方向,透過科學化處理讓廚餘轉化為有用資源,落實環境永續與防疫安全。
宜蘭縣海岸線長年受東北季風與海浪侵襲,造成沙灘流失、海岸線內移,威脅保安林與沿岸住家安全。為強化海岸防災功能,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於沿海地區設置「堆砂籬」,以天然竹材搭建約1公尺高的籬笆,攔截飛砂、促進砂丘堆積穩定海岸地形,再搭配林投等原生植栽,形成兼具防災與生態價值的綠色屏障。
宜蘭海岸線長年受東北季風與海浪侵襲,沙灘流失、海岸線內移,威脅保安林與沿岸住家安全。為強化海岸防災功能,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於沿海地區設置「堆砂籬」,以天然竹材搭建約一公尺高的籬笆,攔截飛砂、促進砂丘堆積,穩定海岸地形,再搭配林投等原生植栽,形成兼具防災與生態價值的綠色屏障。
為因應氣候變遷與永續農業需求,農業部台南區農業改良場近年積極推動農業資材循環再利用,於2023至2024年間輔導雲林、嘉義與台南地區五處循環農業示範場域,成功將禽畜糞、豆粕、菇包木屑及廢棄培養土等剩餘資材轉化為可再利用資源,並實地驗證其於硬質玉米、落花生、草莓及牧草等作物栽培的效益,展現農業剩餘資材再利用技術的實用性與擴散潛力。
農曆七夕情人節將到,台南市環保局本周六(23日)上午8時邀市民來場別具意義的「好物緣分之旅」!在台南市環保教育園區藏金閣1館拍賣有年份的嚴選櫸木大辦公桌、全檜斗櫃、各式餐桌等,兼具懷舊韻味與實用價值,每一件都承載著動人的故事,等待有緣人繼續用最環保方式延續它們的浪漫;還有多款腳踏車釋出,無論通勤代步或假日出遊,都能找到理想車款。
陳姓男子自稱因受失眠困擾,上網購買大麻種子後,在住家房間研究如何栽種大麻,收成後乾燥研磨讓大麻成為可吸食狀態。檢警接獲線報後持搜索票前往陳男住處,搜出大麻植株6株、大麻成品4包以及相關栽種道具,新竹地院依犯製造第二級毒品罪,處陳男有期徒刑2年6個月。
來自新北市坪林區的有機茶農陳金環,16年前因母親的一句話離開都市生活,接下舅舅位於山林間的有機茶園,從農事門外漢開始學習施肥、除草、採茶與製茶。她秉持對土地的尊重,延續有機耕作方式,並逐步轉型為自然農法,將茶園命名為「溪山尊上」,紀念外公留下的這片山林,更在今年奪下新北有機好茶分類分級評鑑冠軍。
台北市教育局1日舉辦績優行政與優良特殊教育人員頒獎典禮,表揚437位優秀教育人員,今年首次納入特殊教育助理及相關專業人員表揚,展現北市對特教支持體系的高度重視。台北市文山特教學校教師楊晏宗,將園藝活動結合課程,讓學生接觸「食農教育」,不僅可以看到植物生長,也能吃到自己種的作物,讓校園轉化為學生成長與情緒療癒的場域。
台南市一名賣牛肉麵的鄭姓男子購入摻有發芽活性火麻仁(即大麻種子)的鴿子飼料,從中挑選8顆大麻種子,在住處種植發芽,成功栽種大麻植株5株,去年又在泰國取得大麻種子4顆擴大種植大麻,收成後來不及出售即被警方查獲,被依製造二級毒品起訴,台南地院審理後判刑5年6月。可上訴。
環境部與宜蘭縣政府合力推動資收關懷計畫已邁入第7年,回收資源回收物達7657公噸,除提升縣內資源回收績效,同時兼顧關懷弱勢。今(29日)由代理縣長林茂盛於端午佳節前夕致贈宜蘭縣農產米給312位列冊資收個體戶,除表達對其重視及關懷之意,更感謝平日對環保資收業務辛勞與貢獻。
新北市美術館即將於4月25日正式開館,四大開館展之一的「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由策展人白適銘、共同策展人鄒婷策劃,透過館藏回溯新北市不同歷史階段的文化脈絡,展現城市共同體的成長軌跡。本次展覽以「自然/風景/邊界」及「人文/記憶/城市共同體」兩大子題,邀請觀眾一同感受新北市的豐富文化與藝術發展。展覽中展出洪瑞麟、林壽宇、張照堂、吳瑪悧、唐唐發等45組藝術家的代表作,透過不同媒材與創作手法,描繪城市景象與在地生活。
新北市板橋區三民社區發展協會在民生公園活動中心的3樓屋頂闢有開心農場,種植七大植化素30多種蔬果,除了常見的高麗菜、花椰菜、青江菜、芥菜、小黃瓜、番茄外,還有甜菜根和日本香菜等,尤其青蔥和大蒜長得特別好,這些蔬果採收後就做為老人共餐的食材。吸引日本和歌山議員去年5月間特地飛來參觀,並錄製影片攜回日本仿效。
台南1名20歲鄭姓男子涉嫌在種植大麻,他半年內多次到泰國,疑似趁機將大麻種子偷偷帶回台灣,並在自家後院及及房間暗室內種大麻,雖他是供自己施用,但警方不排除任何可能,持續追查,並將鄭嫌移送地檢署聲押獲准。
台中市議員陳雅惠將於3月5日在南區正義街免費發送樹苗活動,計有桂花等共700株,每人限領兩株;另持5顆乾電池,即可兌換阿罩霧培養土一包,數量有限,贈完為止。
冷氣團來襲,許多人使用暖暖包取暖,但暖暖包用完後別急著丟,還有其他用途,新北市環保局指出,用過的暖暖包可以放鞋櫃、潮濕角落及有異味的空間,有吸濕除臭的效果,但不能回收,要丟一般垃圾。另外也有內行人說,暖暖包裡的活性硸能混入培養土中,幫助植物成長。因為暖暖包是活性碳,能除濕、除臭及保水。
近年環保意識抬頭,環保葬逐漸受到討論,藝人大S驟逝家屬選擇樹葬,台北市議員曾獻瑩指出,2020年藝人黃鴻升(小鬼)過世後是花葬,隔年北市花葬人數暴增近50%,但北市目前花葬區僅剩下5957個穴位,明年恐不敷使用。台北市政府表示,擬提前啟動新闢環保葬園區評估、規畫事宜。
近年環保意識抬頭,環保葬逐漸受到討論,藝人大S驟逝家屬擇樹葬,引發社會關注。台北市議員曾獻瑩指出,2020年藝人黃鴻升(小鬼)過世採取花葬,隔年北市花葬人數暴增近50%,2021年至2024年花葬人數更是翻倍成長,但北市目前花葬區僅剩下5957個穴位,明年恐將不敷使用,北市府應超前部署,確保未來不會發生無墓可葬的問題。
藝人大S猝逝日本,據傳家人要為她樹葬,有殯葬業者聲稱樹葬後骨灰不會自然分解,為了讓土地重複利用,2年內會再將埋到土裡的骨灰挖起來丟焚化爐燒掉,其實相當不環保。台北市殯葬處長張世昌10日澄清不會送焚化爐,將讓土地休養生息到一定程度後,再開放葬區使用,強調環保葬不追求骨灰快速消失,而是透過自然生物分解作用,讓骨灰中的礦物質逐步融入土壤,最終與自然合而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