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天文社的搜尋結果,共11

  • 南山公墓風雲再起  民團搶救不歇:文資重要拼圖不能少了墓園

    南山公墓風雲再起  民團搶救不歇:文資重要拼圖不能少了墓園

    台南的南山公墓見證台灣400年來歷史興衰與人文演變。為守護南山公墓珍貴歷史人文與自然生態價值,籌備多時的「南山國家墓葬歷史生態園區促進會」2日成立,重量級公民團體及學者紛紛響應加入,期望透過民間力量與政府合作,推動南山公墓轉型為兼具歷史意義與環境教育價值的「國家級歷史生態園區」。

  • 15年一遇! 土星環消失、串丸子奇景 11月登場

    15年一遇! 土星環消失、串丸子奇景 11月登場

    15年一遇的珍稀天象「土星環消失」即將在11月登場,台南一中天文社攜手台南女中天文社,11月1日晚間將在安平觀夕平台帶領民眾現場觀測,並由星空導覽員每場次進行15分鐘導覽,邀請市民朋友一同見證夜空中最奇幻的「土星環消失」景象並與「檸檬彗星共舞」。

  • 台北天文館與二重國小舉行「親子共學」 孩子化身解說員開講天文知識

    台北天文館與二重國小舉行「親子共學」 孩子化身解說員開講天文知識

    新北市三重區二重國民小學於5月3日舉辦了系列親師生天文館際合作共學活動。「來自二重國小稚嫩的小小解說員站在大型模型前,面對師長、家長與華岡星友社員們,展現無比勇氣與熱情,用童真的語言、堅定的眼神,完成了人生中天文館第一次導覽任務!」 天文館資深副研究員林琦峯說道,他親眼見證了一場令人感動的登場秀!

  • 最便宜太空任務!成大4組探空氣球升空 學生一手包辦

    最便宜太空任務!成大4組探空氣球升空 學生一手包辦

    號稱最便宜太空任務的「探空氣球」,目前全台僅成功大學太空系統工程研究所從系統落實到課程實際由學生操作,經過一學期18周籌畫,28日上午在歸仁校區航太中心執行探空氣球釋放任務,共4組探空氣球任務通過飛行備便審查,獲軍方及民航局核准釋放升空,4顆氣球上午陸續順利升空,將飛至平流層高達30公里,展開1至3小時實驗,最後墜落太平洋。

  • 大人是童年遊戲的延長賽

    大人是童年遊戲的延長賽

     散文書寫在臺灣是大宗表現,童年生活乃至年少記憶,是作家常常爬梳的田園,從琦君、林海音、林良等都端出佳作。他們記憶超強,將事件背景、氣味與對話歷歷還原,復刻舊時光,這技術令我難以望其項背。另外有些散文家將童年經驗,視為人生必須處理的地雷區,拆除(或是繁複跨過)無解的家庭糾葛,讀來驚心動魄,想必這樣寫不只需要文學技術,還要勇氣。閱讀這些排雷散文,令我萌生某種僥倖,好在我是寫小說的,只需要偷渡自我,不必用力曝光。

  • 錯過再等8萬年 天文社號召追星

    錯過再等8萬年 天文社號召追星

     近30年來最亮的「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是少數肉眼可見的彗星,台南一中天文社20日於安平觀夕平台首度舉辦彗星觀測活動,號召市民一同來「追星」。指導老師顏鴻選強調,這是一顆人人都有機會窺見的彗星,錯過這次,再等8萬年!

  • 錯過這次再等8萬年!「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來了

    錯過這次再等8萬年!「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來了

    最近全球火紅的「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是近30年來最亮的彗星之一,也是少數肉眼可見的彗星,錯過這次再遇見要等上8萬年,為迎接這次彗星盛況,台南一中天文社首度在10月20日於安平觀夕平台舉辦彗星觀測活動,號召天文愛好者與全民一起觀星!

  • 「苗栗慢魚海岸」體驗熱潮!百人牽罟共襄盛舉

    「苗栗慢魚海岸」體驗熱潮!百人牽罟共襄盛舉

    苗栗縣政府推廣苗栗慢魚海岸,推廣「藍色海洋」、「藍色教育」、「傳統漁法」、「藍色組織」「藍色旅遊」五大內涵,縣府文觀局攜手農業部農水署台中分署舉辦傳統漁法體驗,日前在苗栗通霄鎮、竹南鎮舉辦沙灘釣沙梭以及百人牽罟,讓民眾感受苗栗海線之美,並親身體驗苗栗海岸獨特的漁業文化。

  • 暨大藝文季開鑼  原民國際藝術家安聖惠展新作

    暨大藝文季開鑼 原民國際藝術家安聖惠展新作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今年有豐富的藝文活動,整合後首開先例改以暨大藝文季的面貌開鑼,預計於每年於暨大櫻花季後舉辦暨大藝文季,今年特別邀請揚名國際的原民藝術家安聖惠在暨大開展,希望透過國際藝術家的參與,帶動大學校園的藝文質感。

  • 影》美哭了!罕見「粉紅極光」現蹤北海道 想看還有機會

    影》美哭了!罕見「粉紅極光」現蹤北海道 想看還有機會

    提到極光,一般人都會認為是北歐特有的景象,然而受到太陽大規模「閃焰」影響,日本北海道昨晚出現了「低緯度極光」,民眾和天文台拍下夜空被染成一片粉紅色的美景。由於太陽活動將持續活躍到2025年,因此接下來仍有機會在北海道觀測到極光。

  • 《產業》協助產業升級 第30屆東元獎協助產業升級科技類受矚目

    「東元獎」今年邁入第30屆,今年科技類獎的得獎人佔8位,人文類獎1位,科技類獎得獎人產學合作計畫高達965件,計畫總金額超過49億元,學術成就與產業貢獻卓越深遠,且對於產業發展發揮的影響力,逐漸從過去協助產業技術升級與再創榮景的「助攻者」角色,甚至進化為帶領研究室學生新創事業的「發動者」,本屆8位科技獎得主為陳宏銘、張雍、葉秩光、江昭皚等4位創業家,創立的公司涵蓋光學器材、醫療器材、智慧農業、智慧電網等領域計達8家新創公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